正文 第92章 附件:靳錫庚談獨山子之行(1 / 1)

按:靳錫庚同誌是我國石油工業的老前輩之一。1938年,他曾經隨同著名地質學家孫健初到甘肅老君廟進行地質勘查,為發現我國第一個石油基地老君廟油田做了開拓性的工作。1942年;他曾經到新疆獨山子油礦進行考察。半個世紀以來,他一直為我國石油工業進行著不懈的努力,而今雖已屆耄耋之年,仍然關心著我國石油工業的發展。他現在是北京石油勘探開發科學研究院的總工程師。本文是1983年1月13日作者采訪他時的談話紀要。

1942年10月,資源委員會應新疆省政府督辦盛世才的邀請,派考察團到新疆進行地質和油礦考察,為從蘇方手中接收獨山子油礦作好準備。考察團共有10人(按:實為11人)。考察團工程隊的負責人是甘肅油礦局業務處長郭可詮,隊員除了我之外,還有龍顯烈(現在蘭州煉油廠)、徐鴻賓(任會計)及一個翻譯。地質隊的有黃汲清、翁文灝、楊仲鍵、程裕淇、周宗浚(現在慶陽)等。考察團是乘飛機去的,來回七十多天。我們到烏魯木齊後,盛世才接見了我們,作了簡短的講話,沒有什麼重要內容。兩三天之後,考察團到了獨山子,蘇聯人表麵上對我們很熱情,又是迎接,又是宴會招待。從他們的表情可以看出,他們似乎已經意識到我們是為接收獨山子油礦而來的。據盛世才派去的警衛隊給我們透露,蘇方對考察團的到來很緊張,怕我們武力接收,因此,當考察團到達時,蘇方領導人都去飛機場迎接。

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查,考察團向蘇方提出了接收獨山子油礦問題,蘇方人員說他們沒有接到上級指示。後來我們才知道這是蘇方拖延時間,不想立即把油礦交給中方。兩個月後,蘇方人員說他們已接到國內的命令,準備把油礦交給中方。他們還說:“獨山子是個小礦,蘇方不在乎,你們也不在乎。至於交接問題好說,等以後到重慶去談,現在就不要在這裏談了。”目的是要把考察團騙走。

待考察團離開獨山子後,蘇方立即開始突擊拆運獨山子的器材設備,在一個多月之內,動用了五六百個車次,把礦上的東西除了油井和房子外,全部拆運一空。

當時礦上的漢族人很少,技術工作方麵幾乎沒有中國人。油礦保衛工作開始蘇方要派人擔當,後來經過談判才由中國人擔當。玉門油礦著名勞動模範郭孟和當時就在保安隊工作過。

當時,我對獨山子油礦印象,總的感覺在技術上比玉門油礦要先進些。獨山子油礦是1935年、1936年搞起來的,比玉門油礦早兩三年。那時蘇聯在巴庫油田已經搞了四五十年了,有些技術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我們一到獨山子,看到管子堆積如山,擺放得整整齊齊,感到很新鮮。在鑽井方麵,當時在玉門油礦所鑽的井都比較淺,而獨山子油礦已打了一批幾百公尺、一千多公尺的井。玉門油礦攪拌泥漿是用鐵鍁或拖把,而獨山子已使用了泥漿攪拌器。玉門油礦還沒有射孔器,獨山子油礦已經使用了。這些在當時都是世界先進水平的。

在采油方麵,獨山子油礦的采油設備比較落後,連油氣分離器都沒有安裝,當時日產量不足一百噸。

在礦區房屋建築方麵,比起玉門油礦來要正規多了。尤其是蘇聯人住的房子,是很講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