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尋找榜樣為自己加油(1 / 2)

“俞敏洪語錄”我的優點就是從來不嫉妒比我優秀的人,我總是努力模仿他們,把他們作為我的學習榜樣。正是這一優點成就了今天的我……

“俞敏洪創造”在2009年的福布斯富豪榜上,巴菲特高居第二位,是名副其實的“股神”。

美國的《財富》雜誌曾經采訪巴菲特,問他如何走到這一步,成為“比上帝還富有的人?”

巴菲特說:“我給你們一個讓自己的人生開足馬力的建議:選擇一個你欽佩的人,把你欽佩他的原因寫下來。你不要把自己的名字寫在裏麵。然後,再寫下一個你最討厭的人的名字,寫下那個人身上讓你拒其於千裏之外的那些品德。我建議你們思考一下你們所欽佩的人的行為,使這種行為成為你們自己的習慣;同時也要留心一下你討厭的人身上應受到斥責的東西,並下決心不犯同樣的毛病。如果做到了,你也能成為富翁。”

剛入道時候的巴菲特,整天泡在費城交易所看走勢圖表,整天打探小道消息。但是,當時的巴菲特並沒有收獲許多財富。後來,巴菲特意識到自己應該向成功人士學習更快速致富的成功經驗。於是,他先是申請到跟隨價值投資大師格雷厄姆學習的機會,後來又向知名的投資專家費雷求教。最後,巴菲特成為了一代投資大師和世界首富。

有人說:“預測一個人的未來,有一個非常簡單的方法,就是看他最喜歡的人是誰。”的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所以我們要學習榜樣,提高自己的境界。

俞敏洪一直比較推崇“寧為鳳尾,不為雞頭”的理論。他認為一個人要跟著比較“牛”的人走,哪怕跟的是個“牛屁股”,隻有和這些“牛”的朋友在一起,才會有那麼開闊的眼界,自己也會跟著“牛”起來。

俞敏洪身邊的朋友對於俞敏洪最為深刻的印象,就是俞敏洪是個“海交”,最喜歡交朋友。從讀書到創業,各行各業的朋友都有,這些朋友從精神到實際的幫助,都給與了俞敏洪很大的幫助。

還是在俞敏洪上高中的時候,班上一位同學考上了一所師範院校。這是當年俞敏洪的學校唯一一位考上大學的人,這在全校都引起了很大的轟動,當時能夠考上大學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所有的人都向這個命運的寵兒投來了羨慕的目光。但是,大部分人在羨慕之後,轉過身,繼續重複自己平淡的生活。但是俞敏洪卻把這位同學當作了自己的榜樣,暗暗下定決心要超越這位同學。

可是,命運沒有眷顧俞敏洪,第二年高考他仍舊沒有金榜題名。俞敏洪想要放棄,但是想到這位同學春風得意的樣子,以及眾人投向他的豔羨目光,俞敏洪不甘心就這樣落於人後,他選擇了繼續堅持。第三次,俞敏洪成功了,他考進了中國最好的北京大學。回想起這段往事,俞敏洪對於這位同學一直心存感激:如果沒有這位同學成功經曆的激勵,自己也許就不會走進北京大學的校門,不會取得今天這樣的成就。

走進了大學校門,俞敏洪發現值得自己學習的人更多了,他發現許多人都比自己更優秀,他就總是偷偷地、甚至是公開地向這些優秀人物學習。當時王強是俞敏洪班的班長、團支部書記。王強是一個非常有才華的人,從英文到中文水平都很高。俞敏洪在內心裏是很佩服王強的。王強有一個嗜好,就是愛讀書、愛買書,俞敏洪也跟著王強愛上了讀書,愛上了買書。俞敏洪的家庭條件那時候比較清貧。俞敏洪的媽媽看到兒子買那麼多書,心疼的不得了,她對王強說:“你以後不要再叫我兒子去買書了,再買就沒有吃飯的錢了!”

俞敏洪在北大還有一個良師益友,就是現在的新東方學校的副校長、俞敏洪在北京大學的老師徐小平。徐小平可以說絕對當得起“才華橫溢”這個詞。關於徐小平最著名的一件事是1984年國慶遊行隊伍裏,北大學子打出了“小平你好”的標語,當天晚上,徐小平就和另外兩個同學進行采訪,寫出了一篇洋溢著熱情和激情的報道,在《人民日報》和《光明日報》登出,直到今天,這篇報道仍然是關於中國改革開放最著名的新聞報道,為人廣為稱道。

徐小平在北大曾任團委文化部長,所以,他可以說是北大學子的精神導師,許多北大學子都曾聽他用充滿激情的語言談音樂、談人生、談前途、談哲學。當時的俞敏洪就經常到徐小平家裏,聽徐小平高談闊論,他聽到激動人心處就趕緊記下來,回去就暗暗模仿。俞敏洪後來回憶說:“自己上課風格有一部分就來自徐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