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懂得分享(1 / 2)

“俞敏洪語錄”新東方就是這樣。我把所有的東西都跟大家分享,換來大家對我的信任,和我一起創業。

“俞敏洪創造”有一位農民從外地換回了一種小麥良種,種植後產量大增。這個農民喜出望外,因此他成了村人眼中的種田能手。但馬上他又變得憂心忡忡。他害怕別人偷去了他的良種,偷去了他的那份驕傲。於是,他想方設法保密,拒絕村民們兌換小麥種子的請求,一個人享受著豐收的喜悅。

然而好景不長,到了第三年他就發現,他的良種不良了,變得跟普通的麥子一樣。又過了兩年,他的麥子連普通的種子也不如了,產量銳減,病蟲害增加,他因此蒙受了很大的損失。這個農民帶著自己的良種麥子跑到省城請教農科院的專家。專家聽他講完自己的經曆,告訴他,良種四周都是普通的麥田,通過花粉的相互傳播,良種發生了變異,品質必然下降。

在創業的過程中,很多的企業家會犯同樣的錯誤,因為害怕別人分享自己的成果,處處提防保守,以至於陷入孤立的境界。最後隻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成果被市場淘汰,甚至蒙受巨大的損失。

俞敏洪有一個很著名的“分蘋果理論”:“當你擁有六個蘋果的時候,千萬不要把它們都吃掉,因為你把六個蘋果全都吃掉,你也隻吃到了六個蘋果,隻吃到了一種味道,那就是蘋果的味道。如果你把六個蘋果中的五個拿出來給別人吃,盡管表麵上你丟了五個蘋果,但實際上你卻得到了其他五個人的友情和好感。以後你還能得到更多,當別人有了別的水果的時候,也一定會和你分享,你會從這個人手裏得到一個橘子,那個人手裏得到一個梨,最後你可能就得到了六種不同的水果,六種不同的味道,六種不同的顏色,六個人的友誼。”

俞敏洪回憶起自己的創業經曆,總是把“分享”當作成功的一大要素。他甚至帶有幾分炫耀的說:“新東方就是這樣,我把所有的東西都跟大家分享,換來大家對我的信任,和我一起創業。”

俞敏洪甚至把這種“分享”的理論追溯到自己的童年。據老俞自己介紹,他在小時候就是一個“孩子王”,不管是比他大的還是比他小的,都很聽老俞的。倒不是老俞特別富有魅力,而是老俞有一個絕招。當在老俞小的時候,物質非常匱乏,而老俞有幾位上海的親戚,每次來的時候,總會帶來一些水果糖。這些水果糖在現在看來是一些不起眼的東西,但是在當時孩子們的眼裏,已經是無比的美味。一般的孩子如果有這麼一兩顆水果糖,總會藏著掖著,生怕別的孩子發現,在沒人注意的時候偷偷拿出來瞅上兩眼,趕緊收起來,直到糖化了都不舍得放進嘴裏。但是俞敏洪卻不一樣,他把自己的糖全拿出來和自己的小夥伴分享,一人一顆,吃完了過兩天再給一顆。但是有一個條件,吃完後糖紙必須交給俞敏洪。而俞敏洪自己開玩笑說:“我把糖給了小夥伴,我舔糖紙。”

正是由於俞敏洪懂得和大家分享,所以他自然成了大家心目中的“孩子王”,不論是個頭大的還是個頭小的,都圍著俞敏洪轉。俞敏洪現在回想起來,還有點自得地說:“如果有一個小孩子欺負我,我一聲令下,所有的小孩子都會撲過去,我們一起出去割草的時候,我幾乎不用動手,一聲令下他們就會把我的全部割完。”

俞敏洪不光懂得和自己村裏的孩子分享,還會搞“統一戰線”,有時候自己村的孩子和鄰村的孩子發生矛盾,俞敏洪的解決之道就是,把鄰村的“孩子王”請到自己家裏,給他一把水果糖。這樣的結果就是他成了幾個村子的“孩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