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多大的胸懷做多大的事業(1 / 2)

“俞敏洪語錄”很多人都以為擁有雄才大略的人才能做成事情,從本質上來說是對的,但雄才大略是一種心態,不是籌劃。必須先有這樣的雄心和感覺,再去確定目標,這樣的人進入任何一個領域都能夠做成事情。

“俞敏洪創造”三國是一個群雄爭霸的時代,各路諸侯雄踞各地,劉表、袁紹、袁術、曹操、劉備等等,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要統一天下,建立自己的霸業。但是,劉表、袁紹、袁術這些人們眼中的“績優股”最終卻折戟沉沙,功虧一簣,退出了群雄角逐的曆史舞台,而當初並不為人所看好的曹操、劉備卻異軍突起,最終得以三分天下。

何也?熟讀三國的俞敏洪給出了自己的答案:“每個人的目標都是一樣的,但是麵對相同的情況采取的態度確實不用一樣的。”失敗者雖有爭霸天下的雄心,卻沒有爭霸天下的心胸和眼界,這就是他們失敗的根本原因。

俞敏洪熟讀三國,對劉表、袁紹、袁術有著自己的評價:劉表號稱“八駿”,卻“善善不用,惡惡不去”,知人有誤,導致有才能的人不能為其所用,空有一個極有霸王實力與基礎的荊州,最終卻拱手讓與曹劉;袁紹天生奇才,卻小肚雞腸,不能相信該相信之人,果斷該果斷之事,最後被曹操所並;至於袁術,更是空有野心,不識天下英雄,滅亡是必然的結果。

反觀曹操、劉備,沒有上麵三位的先天優勢,但是知人善任,廣結天下英才,最終確立了自己的成功地位。

說過了三國,回過頭來再說俞敏洪。俞敏洪的三國沒有白讀,他顯然從曹劉身上學到了如何聚才、如何愛才的精髓,於是新東方才有了諸多“海龜”,有了諸多性格各異的“牛人”老師,也才有了新東方在國內英語培訓市場獨領風騷的霸主地位。

還是從新東方的“三駕馬車”說起。新東方本是俞敏洪一家子建立起來的,但是,為了能夠有更好的發展,俞敏洪遠赴美國,招回了自己的同學朋友,和自己一起創業,將“一家之業”化為“百家之業”,從而大大提高了新東方的競爭力,在培訓市場上獨占鼇頭。單是這份氣度,就遠非那些鼠肚雞腸之輩所能比的。

在新東方出現紛爭時,俞敏洪更是表現出了很大的氣度。對於別人對於自己的“批判”,總是照單全收。在新東方的“逼宮事件”中,俞敏洪表現出來的氣度令人欽佩。

新東方原來是典型的“夫妻店”。老俞這個“夫”在前麵貼廣告、上課。老俞的愛人這個“妻”就坐鎮前台負責報名;規模稍微大一點,老俞負責上課及對外聯絡,而老俞的愛人就負責財務、行政以及後勤等工作,再後來,老於的母親心疼兒子兒媳,就也加入進來,“老牛雖知夕陽晚,不用揚鞭自奮蹄”,為兒子和新東方貢獻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

為了完成新東方的轉製,新東方董事會定下了一條規矩:除了俞敏洪的家人,任何董事的親疏都不得在新東方任職。但是俞敏洪當眾表態:我的親屬也要離開新東方。

誰都承認,俞敏洪的妻子工作能力非常出色,比誰都幹得好。但是為了新東方的未來,俞敏洪還是毅然決然地讓自己的夫人離開,他想方設法給夫人在國外找了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讓自己的夫人出國學習一段時間,並說學習結束回來後還可以工作。結果,等到學習結束回來,已經“鳩占鵲巢”,新東方已經不需要她了。

對付自己的夫人可以“暗度陳倉”,而對付自己的老娘就頗費了一番周折。俞敏洪將董事會做出的《親屬回避原則》拿給老太太看,老太太隨手就扔到了一邊,說這個對我不管用。在老太太的心目中,怎麼也想不通,在自己兒子一手創辦的公司,自己怎麼就不能幫他做點事,就非得把自己趕出來呢?這也不能責怪老太太思想不開化,他畢竟是一位從農村出來的老人家,對於現代企業製度那一套不是太理解。

俞敏洪為了能夠讓老太太同意離開公司,甚至當著眾人的麵,“撲通”跪倒在老娘的麵前,苦苦哀求自己的母親離開新東方。看著兒子為了這個問題日益消瘦的身體和日益憔悴的臉龐,還是老太太心疼自己的兒子,終於答應離開新東方。老太太離開了,俞敏洪的姐夫也離開了,妻子的姐姐也離開了,妻子的姐夫也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