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做串連珍珠的那根線(1 / 2)

“俞敏洪語錄”新東方每一個人都是一個珍珠,但是在串成項鏈以後,價值就會倍增。現在我願意變成這麼一根線,實際上我也正在做這個工作。線必須堅固耐磨,不管被什麼磨都不能斷,也就是說我的忍耐力和承受力、寬容度必須是極大的,隻要這個線不斷,新東方珍珠項鏈還會再長。所以我覺得我隻要做好這根線就行了。

“俞敏洪創造”每一個人都知道團隊是企業成功的根本,而團隊是由每一個個體組成的,要想讓團隊發揮出最大的能量,就要使團隊的每一個人都能夠發揮出極大的能量。而領導者的重要職責,就是要做一根線,串起每一個人。

新東方的每一個人都是牛人,個個都是“價值連城”的“珍珠”。正是因為他們是珍珠,所以都“恃才傲物”,脾氣特大,而且都是充滿了理想主義和浪漫主義的“才子”。自古就有“文人相輕”的說法,在新東方這個“才子紮堆”的地方,更是免不了要有任性,彼此之間的摩擦更是家常便飯,內戰和分裂也周期性爆發。

但是一個珍珠雖然珍貴,如果不能夠串成一串項鏈,價值就會大打折扣。如何串好這堆珍珠,的確是個令人撓頭的問題。不過這個問題到了老俞這裏似乎變得格外簡單,俞敏洪說:“知識分子越牛,互相之間越不相容,我創造一個他們能夠相容而且我能容他們的環境就可以了。”

所以,每當新東方團隊出現分歧的時候,俞敏洪多數情況下是選擇讓步,實在不行就先回避,等到風平浪靜了再來解決問題。

2001年,由於新東方內部的利益衝突,新東方進行了調整,已經辭去董事長職務的俞敏洪重掌帥印,擔任董事長並兼任總經理。但是這一變革沒有解決元老們對於俞敏洪“權力集中”的“信任危機”。王強、徐小平等要求退出。

麵對這種局麵,俞敏洪心裏沉甸甸的。他說:“我希望王強和小平留下來,對新東方有好處。如果以我離開一段時間或者徹底離開,能換來新東方的團結,我願意。”

俞敏洪請求辭去總經理的職務。“如果能以我的離開換來新東方的發展,我會高興一百倍一千倍。我願意用個人換回新東方,用生命換回新東方!”

王強是新東方的“三駕馬車”之一,在這場新東方的內部鬥爭中,是鬥爭最為堅決的一位。他堅決要離開新東方,並請求辭去新東方董事的職務,他希望“以自己的離開換的新東方的新生”。但是俞敏洪並沒有放王強走,他對王強說,你在新東方的文化作用是沒人可以替代的,新東方缺乏王強“那種氣勢如虹的東西”。俞敏洪甚至說:“你一定要回來!我可以跪下來請你回來!”在這種真摯的請求下,王強選擇了留在新東方。

麵對新東方紛繁的複雜局麵,俞敏洪也拿出了一係列的改革措施來,最終,俞敏洪以自己的方法挽救了新東方。

先來說說徐小平吧。徐小平是一個典型的“老頑童”式的人物,新東方人都稱之為“長不大的大小孩”,他的許多作為毫無惡意,甚至是出於一番善意,但是由於他率性而為,常常信口開河,往往使人哭笑不得。他對於俞敏洪無時無刻無時不在地進行“批判”。俞敏洪對於他的“批判”往往是“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一方麵是因為徐小平也曾是俞敏洪的老師,另一方麵,俞敏洪對於“農民劣習不改”的高帽子也著實有幾分畏懼。

俞敏洪總是激勵團隊的團結,對每一位成員都很愛護。錢永強在新東方也算得上是一位“牛人”。他是從新東方出去的,早在1993年上大學的時候就參加過俞敏洪辦的GMAT班。大學畢業後,為了能夠進入新東方當老師,他堵著俞敏洪的“大發”車門,要求俞敏洪給自己一個試講的機會,開創了新東方“英雄不問出處”的先例。他的課講得生動風趣,善於從學生的錯誤觀點著手,有著自己的獨特風格。與當時新東方另外兩名“明星教師”楊繼、宋昊成為當時新東方最富有魅力的教師組合,號稱“新東方三少俠”、“GRE三劍客”。

1997年,錢永強在新東方賺足了出國留學的學費,赴美國耶魯大學留學。經過深造後的錢永強,又在俞敏洪的盛情邀請下,在2000年回到了新東方。新東方對於學成歸來的錢永強委以重用,讓他負責新東方的教育網站,成為新東方的八大副校長之一,是當時新東方最年輕的副校長。

錢永強頭頂著一係列的光環,可謂是少年得誌。正因為有這麼多耀眼的光環,錢永強多少有點恃才傲物,眼中無人,敢於直言不諱,以自己的“耶魯標準”老要求別人,出言無所顧忌,毫不留情。就連伶牙俐齒的徐小平都送給了他“耶魯匕首”的雅號。

1999年5月8日,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轟炸了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一時之間,群情激奮。受此牽連,搞英語培訓的新東方也受到了攻擊,甚至有人說新東方是“賣國學校”,“將中國人才流失美國”等等,一時之間,新東方成了眾矢之的,甚至造成了新東方學員的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