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從“遊擊隊”到“正規軍”的新生(1 / 2)

“俞敏洪語錄”現在,從董事會到股東會,大家的戰略思想一致,而且以法律的形式,從根本上解決了個人的位置問題、未來穩定和預期問題。

“俞敏洪創造”現在很多企業倒閉,事後經過調查,幾乎都有一個通病——企業管理不正規,尤其是一些私人企業裏麵,名義上是一些正規的現代企業,其實都是“我的地盤我做主”,大事小事都由老板一個人說了算。這樣的結果,就是企業倒閉。

培訓領域由於入行門檻低,租個教室,擺上幾張桌子,找幾個老師就可以開始招生開課了。在全世界範圍內,尤其是以短期培訓為主,大多都是這種模式。毫不誇張地說,做成上市公司的隻有新東方獨一份。直到今天,新東方上市以後,其他的機構都想模仿,但是目前為止還沒有成功者。

為什麼新東方就能夠成功,就能夠上市,別人就學不到呢?一個原因,因為新東方已經由一支遊擊隊變成了一隻正規軍,有了完整的製度,有了很好的商業模式,所以,才能夠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而其他培訓學校,始終都處於“七八個人五六條槍”的“遊擊隊”水平。

培訓領域都是個體戶,自己辦一個學校,夫妻開一個店,開到一定程度雇一批老師,發展就停止了,再往外地發展就是你交我一筆錢,我讓你用我的名字,中國幾乎所有的學校都沒有脫離這樣的模式:夫妻店或掛靠。說白了,培訓行業就是一支打了就跑的“遊擊隊”。這樣的遊擊隊怎麼能夠有戰鬥力呢?

新東方也曾經是一支遊擊隊,但是現在變成了一支富有戰鬥力的正規軍。回首新東方的創業之路,俞敏洪把它劃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俞敏洪把它定義為“個體戶加夫妻店”階段。俞敏洪在91年從北大出來以後,尤其是1993年新東方成立,一直到96年三年半左右的時間都是俞敏洪跟自己的愛人在做。這個是真真正正的遊擊隊時代。什麼都是俞敏洪說了算。但是,俞敏洪敏銳地感覺到了這種商業模式的缺點,所以,他勇敢地邁向了第二步。

從1996年開始,大約到2000年底,新東方進入了第二階段,也就是朋友合夥,團隊創業階段。經常把《曾子》的“用師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掛在嘴邊的俞敏洪深知夥伴和團隊的重要性。於是遠赴北美,將自己的好友王強、徐小平等請回來一起建設新東方。這個時代可以說是一種梁山聚義式的創業模式,他們每個人各管一片,大碗喝酒,大碗吃肉,新東方開始如野草般瘋狂生長。但是,這種“梁山聚義”式的模式仍然矛盾重重,甚至差點導致了新東方的散夥。於是逼迫新東方進入了第三個發展階段。

從200年到2004年底,新東方迎來最痛苦的時刻,用俞敏洪自己的話說,就是打架階段。這一階段新東方要把合夥人變成股東,進行拆分改製,完成真正的股份改革。這其中最頭疼的是利益問題,做大了,股份怎麼分?新進入的市場怎麼分?“創業之初的夥伴們在新東方日進鬥金後,不再像以前一樣安於自己的分成,逐漸產生了利益糾葛。由於以前沒有一套機製來規定剩餘利益的歸屬,大家開始了爭執和吵鬧。”這個時候真是你方鬧罷我登場,可以說到處都充滿著矛盾。曾經的“盟友”紛紛“造反”,新東方快到土崩瓦解的邊緣,俞敏洪到了創業最艱難的時刻。最後還是靠著俞敏洪的度量才沒有最後崩盤。俞敏洪自嘲地說:“我比較像劉備,常常用眼淚來賺取其他管理者的同情,我的柔弱個性在新東方內部起到了黏合作用,任何情況下我都不會走向極端。這是新東方沒有崩盤的重要原因。”

從2005初開始,度過危機的新東方進入了第四個發展階段——國際融資階段,經過成功的機構改造,俞敏洪帶領新生的新東方團隊脫胎換骨,徹底完成從“遊擊隊”到“正規軍”的轉變。這兩年來,紐約證券交易所和華爾街成功的表現,就是新東方迅速發展的明證。

說實話,在很多人眼裏,都覺得俞敏洪這又是何苦呢?企業是自己一家多好呀,自己說話算數,也沒有人敢和自己吵架,幹嘛要成為正規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