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免費最具殺傷力(1 / 2)

“俞敏洪語錄”不花錢就不用擔心,免費的聽了之後就知道我們水平怎麼樣了。

“俞敏洪創造”“如果送貨時間超過半個小時,我們就可以免費吃那個比薩了!”一家比薩餅店承諾,送貨時間超過半小時,客戶就可以不付費享用定購的比薩餅。阿貴和媽媽想吃到免費的比薩餅,一路為快遞員設置障礙。可憐的快遞員摔了無數個跟鬥,不過仍然及時將比薩送到了。

這是一個動畫片裏的故事,阿貴和媽媽最後沒有吃到免費的午餐。不過,他們要是生活在現在,就會發現“占便宜”的機會太多了,許許多多商家都會提供免費商品。

免費是最為有效的營銷手段。阿裏巴巴的馬雲在做阿裏巴巴的時候,就是先用免費的手段招來了大批的客戶,從而確立了阿裏巴巴的老大地位,而另一位商界奇才史玉柱更是把“免費”進行到底,腦白金、征途遊戲等都是靠免費吸引了很多的消費者。而IT行業中奇虎360的永久免費更是給整個安全軟件的市場格局帶來了巨大衝擊,打破了殺毒軟件市場的遊戲規則,也將帶來殺毒市場新一輪的洗牌。

俞敏洪剛開始創業的時候,為了盡快打開市場,同樣用了“免費”這一招,從而很快就在英語培訓市場打開了自己的天地。

俞敏洪剛開始是靠粘貼小廣告來招徠生源的。在當年網絡並不普及的時候,粘貼小廣告競爭很激烈,你貼一張,別人可能就會貼十張,你貼一個地方,別人就會貼十個地方,甚至出現了業務員被刺傷的事情。更重要的一點,是小廣告的效果畢竟有限,看到的人並不是太多,就是看到的學生也不會全來,來了也不會所有的人都馬上掏錢報名。畢竟,對於一個沒有收入的學生來說,經濟來源畢竟有限,大家對於一個自己不了解的學校還是不太放心主動把錢掏出來的。

怎麼辦?一個學校如果沒有了生源,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俞敏洪陷入了深深的思考當中。他經過調查,發現學生最為擔心的就是培訓班的老師講的不好,怕白白掏了幾百元錢的培訓費。

俞敏洪心裏一亮:“收費沒有人來,免費難道他們還不來?這樣不花錢不就不用擔心了嘛,免費的他聽了之後就知道了我們的水平了。”

俞敏洪決定采用免費的方法來招攬生源。他將自己要免費講座的消息,用小廣告的形式直接遞到了學生的手中。當時新東方資金非常緊張,連用計算機處理文字和印刷的錢都拿不出來,都是老俞自己用毛筆寫的招生簡章。廣告雖然簡陋,但卻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不掏錢就能聽到講座,為什麼不來呢?

老俞也許永遠都不會忘了中關村二小那個簡陋的隻能容下50個人的教室,小小的教室那天卻足足來了500人,就連窗戶外麵都擠滿了人。實在沒有辦法,俞敏洪隻好把課堂拉到學校的操場上,在寒風中,就著操場上昏暗的燈光,繼續著自己的講座,整整兩個多小時,俞敏洪講的是熱情澎湃,學生們聽的是如醉如癡。

免費講座使學生們充分領略了俞敏洪講課的風采,老俞的名氣也越來越大,來聽講座的人也越來越多。最高潮的一次,是在1992年的冬天(當時新東方還沒有成立)。俞敏洪在北京圖書館的大講堂裏舉辦托福和出國考試的免費講座。結果,能容納1200人的大講堂,卻一下子湧來了四五千人,很多人沒法進入禮堂內聽講座,就在禮堂外麵高聲叫喊老俞的名字。

麵對這熱情的呼喚,老俞不顧他人的勸阻,將禮堂裏的講座交給自己的夥伴,將大家召集到外麵的操場上,自己站在一個垃圾桶上,開始了一次免費的英語大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