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語錄”隻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加快速度。
“俞敏洪創造”在中國,沒有什麼比迅速做大更吸引企業家的了,尤其是身處於一個狂熱的商業世紀,身處於中國改革開放的洪流。中國的企業與企業家對於發展規模有著近乎頑固的偏好,但片麵追求規模擴張,戰略目標定得過大,盲目多元化發展,往往會超出企業運營能力與管理能力的掌控範圍,變成無比凶險的“大躍進”。
春都火腿腸是20世紀90年代中國火腿的第一品牌,占據了中國大部分市場份額。順風順水的發展勢頭,使春風得意的春都頭腦膨脹發熱,在較短的時間內投巨資增加了醫藥、茶飲料、房地產等多個經營項目,並跨地區跨行業收購兼並了17家扭虧無望的企業,資產由1987年的3950萬元迅速膨脹到29.69億元。這個神速擴張不但沒有為春都帶來收益,反而使企業背上了沉重的包袱,結果春都從此走上了不歸路。
自從風靡世界的“肯德基”、“麥當勞”以特許經營方式相繼在中國落戶以後,“連鎖經營”就成為了商業經營發展的一個新趨勢。現在,各類加盟店風生水起,一家企業稍微有點規模,就采用加盟的形式不斷擴張。
但是,新東方沒有去湊這個熱鬧。現在隻要是打新東方牌子的培訓學校沒有一家不是新東方100%擁有股權的公司。
毫不誇張地說,就衝著新東方這塊金字招牌,如果允許合作辦校,全國就會有數不清的機構拎著錢蜂擁而至,每年新東方僅加盟費就可以增加數億元的收入。
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而是數個億的收入呀!但是新東方沒有這樣做,是新東方不會算賬嗎?非也!是因為新東方太會算賬,才會拒絕接受這些加盟費!新東方深知,如果放任規模不斷擴張,最終可能疏於管理,砸了自己的金字招牌,反而害了自己。很多企業在搞加盟之前經營的都很好,由於采用加盟形式,結果由於步子太大,管理不善,最後砸了自己的招牌,落得個失敗的結局。俞敏洪自己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經講過這麼一件事:“早在九幾年的時候,就有很多人拿著現錢來到新東方,有一個人拿了200萬的現金來到新東方,當時新東方沒有任何一個分校,他說俞老師你什麼不用做,就給我新東方三個字,200萬現金就放在這,就買三個字,十年的使用權,並且總收入10%都給你。我周圍的很多人,包括海外歸來的朋友都眼紅了,但是我沒有放,我當時唯一的感覺,就是如果我放了以後,別人會亂用這三個字,而這三個字對我來說比我的生命還重要。我采取的措施是由於我認為中國人職業精神還不夠,我認為任何一個新東方的分店都是新東方100%的控股。因為任何管理者在我每分鍾都可以把他開除的時候,他的敬業精神會認真很多。”
所以,新東方的戰略就是穩健經營,既要跑得快,還要能夠停得住。俞敏洪打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比喻,來說明這個道理:“汽車的質量越高,開得就越快。比如像奔馳和寶馬這一類車,他們的高質量不僅體現在發動機係統上,還體現在刹車係統上。你開這些車的時候,就敢於高速行駛,因為你知道,隻要你踩刹車,車就能穩穩地停下來,不至於翻車或跑到馬路外麵去。但當我們開夏利車的時候,我們一定不會開得和奔馳車一樣快,因為我們知道如果讓它跑得太快了,就很難刹車了,說不頂就會裝欄杆或者翻了。所以說,沒有把握停下來的人是跑不快的。”
一家企業,和世上萬物一樣,都存在著擴張和穩定這兩種力量,隻有把握好兩種力量之間的動態平衡,才能夠在快速前進中獲得穩定,在穩定中快速增長。
腦海中無時無刻不在牽掛著新東方的俞敏洪,在滑雪的時候想通了這個道理。2005年,單板滑雪非常流行,俞敏洪的寶貝女兒也要學習,俞敏洪為了指導女兒,就自己先來學習滑雪。
俞敏洪開始把學習滑雪想得很簡單:不就是往下滑嘛!但是當他真正開始往山下滑的時候,才發現遠非他想象得那麼簡單,他發現自己根本就停不下來,結果一路翻滾著摔到了山下,滑雪變成了滾雪!
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頑強的俞敏洪終於掌握了滑雪的技巧,能夠在雪地上收放自如的滑行、停止,敢於從山頂高速向山坡下衝去,再也不會撞上樹、撞上石頭或者人了。
這次滑雪的經曆,給了俞敏洪很大啟發:“我最初學滑雪體會到的最大的一個樂趣,就是怎麼停下來。如果開始做事情的時候不先學會如何停下來以及什麼時候停下來,那麼做這件事情的危險性和失敗的可能性就會極高。汽車沒有刹車就會是一頭吃人的猛獸,滑雪時,隻有知道了如何停止,你才敢大著膽子往前滑,向前滑行的速度與也就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