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社會心理學家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讓兩組大學生評定對一個人的總印象。對第一組說:此人的特點是“聰慧、勤奮、衝動、愛批評人、固執、妒忌”。很顯然,這六個特征的排列順序是從肯定到否定。對第二組大學生說的仍是這六個特征,但排列順序正好相反,是從否定到肯定。研究結果發現,大學生對被評價者所形成的印象,受到特征呈現順序的影響。先接受了肯定信息的大學生,對被評價者的印象遠遠優於先接受否定信息的第二組大學生。這就說明,最初印象有著高度的穩定性,後續的信息甚至不能使其發生根本性的變化。良好的印象是打開交往大門的一把鑰匙,可以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
(1)穿著上要注意身份和場合
社會心理學家認為,在公眾場合,人總是趨近衣著整潔、儀表大方的人,或衣著略優於自己的人。這種行為,在日常生活中也常見到,沒有人願意同一個不修邊幅、肮髒邋遢的人交往。人的衣著服飾同一個人的地位、身份和修養連在一起。為獲得良好的初次印象,穿著上一定要注意身份和場合。一個電影明星打扮得妖豔一點,人們會覺得比較正常,但一個中小學教師塗脂抹粉、穿著妖豔就會被認為不合身份了。因此,我們平時要注意穿著得體、整潔,盡力為自己給人的良好印象加分。
(2)真誠的表情與眼神使人愉悅
在我們周圍,與人交談麵帶笑容,傾聽時表現出專注神情,這樣的人一般都是善於人際交往的人。 表情不僅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人格和修養,還可以彌補自身的一些先天不足,可以掩蓋自己的一些缺點。
真誠的微笑會使人愉悅。著名成功學家卡耐基說:“做人要學會微笑。”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在交往中,眼睛被對方注視得最多。兩個人見麵時即使沒有開口說話,從目光上就可以判斷出有心理優勢的一方。所以,在第一次與人見麵時要善於有效地運用自己的視線,也要學會了解對方視線的含義並隨時調整自己的視線。眼睛可以直視對方,但不要引起對方的不愉快,在與異性交往中尤其要注意。
(3)談吐穩重大方
想要通過談吐來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首先要分析自己的聲音,研究一下自己的聲音效果,因為說話的速度、聲音大孝音質和口齒清晰度等特點,在傳遞信息的過程中,和說話方式、說話內容同等重要。我們要使別人對自己的聲音有好的感覺,應當注意三個方麵:一是要根據房間大孝聽眾人數、噪聲量、說話內容以及本人的情緒來決定自己的說話速度,同時要學會停頓。二是要能控製聲音的大小,高亢和低沉各具魅力,關鍵在於要適合當時的環境。三是要咬字吐句清晰,首先要讓對方容易聽懂。在談話的過程中要注意使用準確而又得體的稱呼,而且對方也很願意接受這種稱呼。在表述上,委婉是一種很恰當的方式,含蓄也是有修養的表現,這些都能給對方一種受尊重的感覺。此外,說話幽默風趣也非常重要。
(4)善於接納他人
如果你不相信任何人,你也就不可能接納任何人。雖然交友要有選擇,但在沒有了解對方之前,不要首先就全部否定,這會使你失去很多真正的朋友。實際上,根據人際交往的交互原則,你不信任別人,別人也就不會信任你;相反,你以坦誠友好的方式待人,對方也往往會以同樣的方式待你。 畢竟,在這個世界上,絕對的壞人是極少極少的,我們要善於調動和發揮他人個性上的優點。
(5)學會傾聽
許多人在與人交談的時候總是滔滔不絕。當一個人急於把內心的話說出來的時候,你不妨耐心地聽他把話講完。要有耐心讓說話者把話說完,直到你聽懂他的全部意思。如果他的語言表達有些淩亂甚至混亂,就更需要你有耐心,讓他把要表達的事情說清楚。人常會有這樣一種習慣,在別人說話的時候隨便插話打岔,改變說話人的思路和話題,任意評論和表達,一心二用等。這些不良習慣,會妨礙我們傾聽別人的意見。我們要盡力回避這些不利傾聽的習慣,集中注意力,去聽懂、理解對方所說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