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53.注重穿著服飾有利於打造良好的個人形象(1 / 2)

“人靠衣衫馬靠鞍”,注重穿著服飾將會打造個人的良好形象。

著名人類行為學家邁克爾·阿蓋爾做過一個實驗:他自己分別以不同的裝扮出現在同一地點,其結果卻大相徑庭。當他身著西裝彬彬有禮地出現在人群時,向他問路或問時間的陌生人大部分是上流社會的人物;而當他裝扮成無業遊民的樣子出現時,接近他的人大部分竟然是流浪漢。由此可見,一個人的著裝服飾對人的影響極其重要。

一個人穿著得體,服飾大方,不僅能贏得他人的信賴,給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而且還能夠提高與人交往的能力。與之相反,一個穿著不當、舉止不雅的人通常會被降低身份,損害形象。由此可見,服飾裝扮也是一門藝術,它既要講究協調、色彩,也要注意場合、身份。

“人靠衣衫馬靠鞍”,服飾是個人形體的外延,具體包括衣、褲、裙、帽、襪、手套等各類服飾。對於個人身體而言,服飾起著遮體禦寒、美化形象的作用;對於社交場合而言,服飾又是一個人身份與個性的代表,它顯示著一個人的品味、涵養和心理狀態。一個人的服飾與穿戴者的氣質、個性、身份、年齡、職業以及穿戴的環境、時間協調一致時,才能真正起到美化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一個人就應該對自己的著裝服飾予以重視,力求做到服飾美。隻有在平日裏養成幹淨利索的好習慣,就不會讓自己在關鍵時刻出醜。一個人在穿戴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幾個基本原則:

(1)穿著服飾要符合環境的需要

置身於不同的環境、場合,應該有不同的服飾穿戴。 比如,身居家中,可以穿隨意舒適的休閑服;上班時,應身著端莊典雅的職業裝;出席婚禮,服飾的色彩可鮮亮點;而參加吊唁活動,服飾則以凝重為宜。

(2)所選服飾要適合自己的角色

在社會生活中,一個人有時候要轉換角色。不同的社會角色必須有不同的社會行為規範,在服飾的穿戴方麵也應該表現出不同點。無論你出現在哪裏,無論你幹什麼,最好先弄明白自己扮演的是什麼角色,然後再考慮挑選一套適合於這個角色的服飾來裝扮自己。

(3)要揚長避短,適合自身的條件

人們追求服飾美,就是要借服飾來裝扮自身,即利用服飾的質地、色彩、造型、工藝等因素來美化自己。在了解服飾諸因素的同時,人們必須充分了解自身的特點,隻有這樣,才能達到揚長避短、揚美遮醜的目的。 比如,身材矮小者適宜穿著造型簡潔、色彩明快、小花型圖案的服飾;膚色偏黃者,最好不要選與膚色相近或較暗的顏色,如棕色、土黃、深灰、藍紫色等,它們容易隱藏人的生機和活力。

(4)衣服色彩要隨季節而變化

季節變化也是穿戴時要考慮到的一個方麵。 比較理想的穿戴,不僅要考慮到服飾的保暖性和透氣性,在其色彩的選擇上也應注意與季節相適宜。如春秋季節適合穿中淺色調的服飾,如駝色、棕色、淺灰色等;冬季服飾色調以偏深色為宜,如咖啡、藏青、深褐等色;夏裝可選絲棉織物,色調以淡雅為宜。

由於性別差異,男士和女士在穿戴過程中會有不同的要求。對於男士而言,他們的服飾應體現出穩重、專業、令人信賴的特點。在正式場合,中國人一般多以西裝來代表男人的身份地位,因此,西裝就成了男人最主要的選擇。下麵來談一下穿西裝應有的儀表。

男士西裝依扣式排列可分為單排扣樣式和雙排扣樣式。單排扣西裝多為三件式,即配背心一件。由於近來背心已逐漸被淘汰,不穿背心的形式已相沿成習。坐下時,為求舒適,西裝扣可打開,但起身或行走時,應扣上西裝紐扣。穿雙排扣西裝則不必穿背心,應扣上明扣及暗扣,這是尊重他人的表現。西裝給人以穩重、信任、帥美的感覺,但是剪裁須合身。在穿戴前要將西裝熨燙得平整筆挺。穿戴時注意將西裝口袋的袋蓋放在外麵,盡可能使西裝上下身同一色係,這樣較能凸顯紳士氣派。

男人在穿西裝時,必須注意以下幾個方麵的禁忌。

(1)忌西褲過短(標準西褲長度為褲長蓋住皮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