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中國人一般是熱衷於做媒的,假如你幫一個嫁不出去的老姑娘找到如意郎君,或者幫一個年過三十的老光棍娶上媳婦,這當然是天大的人情,這些朋友說不定會感謝你一輩子。但是,你不能預言,他們婚後的生活是否美滿和諧。如果婚後朋友覺得嫁非其人,或是覺得娶不如意,那麼感激可能變成怨恨,甚至連帶朋友的家人和親屬,也會把婚姻的失敗歸咎於你這個媒人。嚴重一點,還會找你算賬,弄得朋友之間反目成仇。你辛辛苦苦做媒卻落個渾身不是,豈非太不合算?
又比如說,做保人,也是天大的人情。但是,你為朋友兩肋插刀,具保開釋,而“友”潛逃,或是你作出擔 保後,公司倒閉,當保人的你可就倒黴了。
當然,做人情做出禍事來的,隻是極少數,但人情白做了,弄得雙方都不愉快的事,卻也時有發生。
甲欠了乙的人情,後來找個機會還了。在甲看來,兩個人的人情已兩清,但乙則很可能認為並不等值,自己付出的多,得到的少,心理不平衡。而甲有可能認為自己欠得少還得多,心理也同樣不平衡。這樣,甲、乙就可能結怨,甚至結仇。
因此,做人情一定要把握分寸,事前要權衡利弊,有害自己的盡可能不要做,有弊的少做。剔除這幾點,朋友的人情,不但要做,而且一定要做足。
做足,包含兩個含義,一是人情要做完;二是人情要做得充分。兩個朋友,一個求另外一個辦點事,另外一個說:“沒問題。”隔幾天,他給你一個半零不落的結果,你口頭上雖不能說什麼,但心裏肯定說:“這哥兒們,做就做完,做一半還不如不做,幫倒忙。”
做人情隻做一半,叫幫倒忙,越幫越忙,非但如此,還會影響被信任度,說話不算數的朋友誰都不敢信賴。人情做一半,叫出力不討好。人情做充分,就是不僅要做完,還要做好,做得漂亮。
《紅樓夢》中的王熙鳳對尤二姐一狠再狠,至尤二姐吞金自殺的地步,但她做起人情來,卻會一做到底。
林黛玉剛入賈府,並未看到王熙鳳,她的登場是未見其人先聞其聲:“我來遲了,不曾迎接遠客!”接下來,她一會兒哭一會兒笑,以贏得老祖宗的歡心,她知道討林黛玉的歡心,亦是可以讓賈母高興的,於是便開始送人情。
又忙攜了林黛玉的手,一麵問:“妹妹幾歲了?可也上過學?現吃什麼藥?在這裏不要想家,想要什麼吃的,什麼玩的,隻管告訴我;丫頭老婆子們不好,也隻管告訴我”,一麵又問婆子們:“林姑娘的行李東西可搬進來了?帶了幾個人來?你們趕早打掃兩間下房,讓他們去歇歇。”
王熙鳳送林黛玉一連串的關心,甚至對她的隨從們亦有個交待,但這還不夠,她又借助王夫人送了一次人情:
“熙鳳親為捧茶捧果。又見二舅母問她:月錢放過了不曾?熙鳳道:‘月錢已放完了。剛才帶著人到後樓上找緞子,找了這半日,也並沒有見昨日太太說的那樣的,想是太太記錯了?’王夫人道:‘有沒有,什麼要緊。’因又說道:‘該隨手拿出兩個來,給你這妹妹去裁衣裳的。等晚上想著叫人再去拿罷,可別忘了。’熙鳳道:‘這倒是我先料著了,知道妹妹這兩日到的,我已預備下了,等太太回去過了目好送來。’王夫人一笑,點頭不語。”(《紅樓夢》第三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