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林裏的生態圈似乎是天定的,強與弱,誰都不可能去改變;但人類社會卻不同,人類固然也有先天的強與弱以及後天的強與弱,但因為人類有智慧,可以通過學習及經驗的累積,在人性叢林裏巧妙地獲得生存的機會,並進而為自己爭取盡可能多的利益。
有一個智慧是值得在人性叢林裏進出行走時參考的,那就是——遇強則弱,遇弱則強!
人不太容易去改變自己條件的強或弱,但卻可以以示強或示弱的方式,為自己爭取有利的位置。
“遇強則示弱”的意思是:如果你碰到的是個有實力的強者,而且他的實力明顯高過於你,那麼你不必為了麵子或意氣而與他爭強,因為一旦硬碰硬,固然也有可能摧折對方,但毀了自己的可能性卻很高,因此不妨示弱,好化解對方的戒心。
以強欺弱,勝之不武,大部分的強者是不做的。但也有一些富有侵略性的“強者”有欺負“弱者”的習慣,因此示弱也有讓對方摸不清你虛實、降低對方攻擊有效性的作用,一旦他攻擊失效,他便有可能收手,而你便獲得了生存的空間,並反轉兩者態勢,他再也不敢隨便動你。
至於要不要反擊,你要慎重考慮。因為反擊時你很可能也會有損傷,這個利害是要加以評估的;何況還不一定擊敗對方,即使兩敗俱傷也是得不償失的。
“遇弱則示強”的意思是:如果你碰到的是實力比你弱的對手,那麼就要顯露你比他“強”的一麵,這並不是為了讓他來順從你,或滿足自己的虛榮心或優越感,而是弱者普遍有一種心態,不甘願一直做弱者,因此他會在周圍尋找對手,好證明他也是一個“強者”,你若在弱者麵前也示弱,正好引來對方的殺機,徒增不必要的麻煩與損失。
示強則可使弱者望而生畏,知難而退。所以,這裏的示強是防衛性的,而不是侵略性的,而侵略也必會給你帶來損失,若判斷錯誤,碰上一個“遇強示弱”的對手,那你不是很慘嗎?
人性叢林裏沒有絕對的強與弱,隻有相對的強與弱,也沒有永遠的強與弱,隻有一時的強與弱。因此強者與弱者,最好維持一種平衡、均勢,國與國之間不易做到此點,但人與人之間卻不難做到,隻要你願意,也不論你是弱者或強者,“遇強示弱,遇弱示強”隻是其中一個方法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