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29.抬高自己,拉近與高水平人群的距離(1 / 1)

二十幾歲的人心高氣傲,都希望與能力強於自己的人交往,不願意認識整天愁眉苦臉、前途不明的人。認為常與得意的人、能幹的人接觸交友,就會充滿信心,也認為自己有能力了。

從任何一個角度來看都是一樣,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這個紛繁複雜的社會,是由人與人構成的,人的個體秉賦不同,所結成的社會關係不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若想自己的能力不斷地得到提高,在某些時候就必須適當地提高自己,以獲得與高水平的人群結交的機會。

想與高水平的人建立良好的關係,應該從認識的最初就開始抬高自己。當你向一個素不相識的人簡單介紹自己的時候,一定不能過於謙虛,而刻意把自己說得很低。你可以適當地誇張,誇大一下自己的能力和成就,誇大自己的良好素質,這樣會使對方覺得認識你是一件很榮幸的事,願意與你交往。

反之,如果你一開始就講自己遇到的困難,講目前自己個性上的問題,無異於把自己的缺點全麵暴露,整個人仿佛一無是處。對方聽了會感到很失望,他會認為你不夠資格和他成為朋友,對你也就沒有太大興趣了。

當然,能力再強、地位再高的人也有不如意的時候。俗話說:“晴雨難測,世事難料。龍有淺灘日,虎有平陽時。”所以交談時很容易說到不順心的事。但對初次認識的人來說,往往愛對自己的交際對象抱一種幻想,潛意識中希望對方是個能幹的人,希望成為私交甚好的朋友。如果你令對方失望,或者對方令你太失望,那麼都會意識到沒有必要再交往下去了。

二十幾歲的年齡,很容易犯吹牛的毛病,所以一定要注意,抬高自己要有一定的限度,不能誇張得不切實際。每個人都有一個固定的價值衡量標準,雖然不了解你,但可以看你的穿著打扮、言談舉止。你應該有多大能力,別人大致上是心中有數的。說低了,他會不以為然,瞧不起你;說太高了也不好,弄不好露馬腳反而弄巧成拙。因此,這就要求你在說話時要把握好分寸。

在與高水平的人交往的時候,一定要真誠懇切,不但要把現在做的事情告訴對方,如果必要的話,還可以把下一步準備做的事情告訴對方。你講給對方聽時,隻要不是太離譜,對方一般是會相信的。而且你已明確告訴對方,這是下一步的打算,自然他不會認為你是在騙他。在講下一步打算時,你要表露出足夠的自信,把具體事實擺出來。這就是一種合理的誇張。但是如果你再把下一步的打算也告訴對方,那就成了吹牛,對方就不會輕易相信。像一個小學生談大學畢業後找工作一樣,讓人覺得有點荒唐和空泛。所以隻能把打算提前一步說出來,不能提前好幾步都說出來。

這種技巧的關鍵處在於你所說的不能超過對方的心理承受能力。在社會上形形色色的雄辯家中,政治家往往是出類拔萃的。在他們看來,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分辨不清的是非,甚至不可能有模棱兩可的現象。他們是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不會存在介於一和二之間的模糊概念。

奇怪得很,這些政治家所說的話往往都會使他們的聽眾滿懷信任、無所懷疑地接受。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這主要是他們發表言論時,經常使用一些絕對肯定或者絕對否定的判斷詞句,比如“絕對”“一定”“完全”“百分之百”等等。

一位政治家在選舉進入白熱化階段時,到街頭演講,經常說道:“請相信我的判斷,我的判斷是百分之百正確的。”“我絕不食言,即使赴湯蹈火,也在所不辭。”“關於這一點,請絕對信任我!”也許第一次聽到這些話的時候聽眾們會半信半疑:“事情會這般絕對嗎?”但聽久了,耳朵裏聽到的明確肯定或否定的結論,也就不知不覺地接受了。

因此,在生意場中要適當地誇張自己,多多使用這種語言,以使對方更為信服。

二十幾歲的人要懂得過猶不及的道理,抬高不能盲目,人的生存方式不一樣,所表現出來的形式就不同。如果表達方式不當,對方可能會誤認為你在借抬高自己的機會貶低別人,從而對你形成個人修養低下的不良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