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知的遠方
2005年,一個人。
我從昆明坐了一輛走走停停的大巴車,一路顛簸了十多個小時,到達紅河州,隨著邊境的越南人和中國人,經過中國邊檢和越南邊檢,來到了越南老街。
老街店鋪的越南文提醒我,我已經踏出了國門。
那是我第一次出國。
那時的我,剛二十出頭,這個世界是什麼樣子,還沒來得及去看清。一些是非對錯,於我來說,都隻是一個很模糊的概念而已。
老街上沒有一個人講中文,我隻能蹦出幾個並不標準的英文單詞,連句子都不能完整地講出來。
就這樣稀裏糊塗地憑借著在網上搜索的一些信息,從河內坐了三天三夜的OPENBUS到達西貢,這段旅程完成後,交了三個朋友。
越南大叻的Jay,日本滋賀縣的宮田秀一郎,中國江西的陳嘉樂。
第一次出國的經曆,在現在回憶起來,都隻是一些零星的片斷。但是這一次的出國體驗,是我愛上旅行的開始。
身體裏隱藏的不安分開始慢慢蘇醒過來,我一度認為我遺傳了父親喜愛走南闖北的基因。
而真正改變我的,是在尼泊爾的一段經曆。
因為一時的疏忽,在樟木沒有蓋入境章就直奔到了加德滿都,回國時,卻遇上了問題。因為我無法用英語完整地表達原因,我也聽不懂尼泊爾海關的英語,所以我不得不在樟木滯留了兩天。
在滯留的兩天裏,有很多人幫助我,中國邊防的軍官,在邊境做生意的尼泊爾商人,兩天裏的彷徨與焦慮,讓我永生難忘。
從此以後,學習語言,便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語言,為我的世界打開了一扇窗。
現在,我可以和很多講中文之外的人溝通和交流,和他們成為朋友,聽他們講很多我並不知道的故事。
在我看來,語言實質上是一個涵蓋著所屬文化以及習俗的承載體。當我真正融進了一門語言之後,不止了解到更多的文化,我甚至發現,我開始有了新的語言思維。從枯燥到喜愛,從喜愛到迷戀,這似乎成了我的一種生活習慣。
當走進別人的世界,我會有一種身在變換了的時空裏的錯覺,因為眼前所有的一切都是那麼的陌生。
而正是因為一次又一次的陌生,讓我無法停止。
感謝一切我愛的人們,因為你們的存在,我的內心倍感溫暖。不僅如此,你們,也讓我的夢想,有無限的可能。
幸福呼著咖啡的熱氣
給小七的書寫序,得挑日子,得看天氣。
今天霜降,秋將逝,冬將至。
北京還算晴朗,沒有霧霾。
不冷不熱的天氣,加上不好不壞的心情,可以動筆了。
不過,真正需要的,是先衝上一杯咖啡。
在這樣有暖陽的午後,衝好一杯冒著熱氣的咖啡,開始回憶。
為什麼從咖啡說起呢?
小七很喜歡咖啡,我也喜歡。
她經常從世界各地給我帶回各種咖啡。
人,就是因為一些共同的愛好而走到一起,並一直走下去。
這些共同的愛好,其實歸根結底是性情、性格、價值觀上的接近和共鳴。
那天,在網上和小七聊天,我感歎:我們認識多久了啊?小七大呼:天,都快10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