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年間,有一天清晨,有位農民進城給生病的父親請醫生。他走得太快,不小心踩死了一隻小雞。米店老板一步跨出來,伸手抓住農民,非要他賠900文錢不可。農民身上僅有300文,不夠,兩人拉拉扯扯爭吵起來。
正巧,知縣段廣路過這裏,問老板:“什麼雞,值這麼多錢?”
老板說:“這雞是一種極好的品種,喂3個月,重9斤,按市價一斤10文,不是900文嗎?”
段廣笑笑,反過來斥責那農民:“你也是,太不小心了。踩死人家的雞,應當賠!”
那農民見這位老爺板下了臉,隻得掏出那300文,把衣裳也典賣了,湊齊600文,還缺300文。
段廣見農民可憐,便從腰裏取出300文,湊足了,賠了雞錢。店老板接過錢眉開眼笑,正要進店,段廣喝住了他:“且慢!”隻聽這位大人慢吞吞地說:“我剛才所判,也有不妥之處。你說你的雞喂3個月重9斤,倒也不錯。不過‘斤雞鬥米’,雞重一斤,得喂一鬥米,現在雞已死了,不是省了你9鬥米嗎?今天他既然賠了你9斤雞的雞錢,你也應該把省下來的九鬥米還給他,這才公平,嗯?”
老板哪敢說半個“不”字,隻得派人取來9鬥米,交給了那農民,心疼得三天三夜沒睡好覺。
雞屬於雉科,雄雞比雌雞漂亮,尤其雄雞頭上的冠狀肉瓣,豔麗雄偉,很容易區別。雞怕水,所以我們把被雨淋成一副狼狽樣子時的人,稱為“落湯雞”。那麼雞如何保持身子幹淨呢?雞經常在幹砂上翻動,用砂子摩擦羽毛,把羽毛和髒東西擦掉,這叫“砂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