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崇禎年間,杭州出了個駭人聽聞的案子:當地出名的秀才楊白酒後暴死,驗屍發現他的腹中竟有一條劇毒的蝮蛇!

當時,他正仰臥在湘妃榻上,會不會是梁上的蝮蛇被酒氣熏昏,正好掉在他張開的嘴裏呢?杭州太守吳平仁決定要查個水落石出,他命令差人屋前屋後仔細尋找。結果,在亂草叢中找到一段一尺多長的細竹筒,附近還有半寸多長一截帶血的蛇尾巴。

吳太守推斷,必定是有人將毒蛇關在細竹筒裏,兩頭封住。等楊白被灌醉後又將蛇尾那頭打開,用刀割斷細細的蛇尾,再將竹筒另一頭打開,迅速塞進楊白張開的嘴裏。毒蛇拚命掙紮,竄進秀才的嘴巴又進入腹中,連咬帶絞殺死了楊白。

凶犯必定與捕蛇人有牽連!

吳太守命令,召集杭州所有的捕蛇人訊問,果然獲得了線索。有個叫陸基的秀才四天前用重金買下一條蝮蛇,並要求將蛇裝在兩頭塞住的細竹筒裏!

嫉妒才能超過自己的殺人犯陸基終於被繩之以法。

蛇屬於爬蟲綱的蛇亞目,幾乎到處都有發現。大部分卵生,少部分卵胎生。有鱗片狀的外皮,隨著身體的成長,每隔一段時間會蛻皮一次。沒有眼瞼,所以連冬眠時眼睛也是睜開的。嘴巴有伸縮自如的韌帶和方骨,因此能吞下比自己體型大的動物,而且飽食之後,還會爬到有陽光的地方曬太陽,讓體溫增高,以促進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