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野女大——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女子大學的光輝曆程》這部60萬字的史著,在紀念二野女子大學成立50周年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50周年之時,由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該專著,是我的父輩——人民軍隊老一代官兵奉獻出的軍史研究力作和革命婦女運動史研究的一部精品。
我是在劉鄧大軍的軍營中長大的。我的父親管仁泰是劉鄧部下的一名老兵,參與了二野女大的創建,並擔任總校一個部門的領導工作。我的母親王景枝是二野女大一分校的學員。二野女大育才一小的校園裏,則留著我頑童般的足跡。那時,雖然我隻有10歲,但那嘹亮的軍號和那寬大的軍裝卻在我幼小的心靈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軍旗的指引和軍號的鼓動下,我逐步成長為一名馬克思主義理論和中共黨史研究工作者。如今,50年過去了,年逾花甲的我,手捧這部專著顯得格外沉重,格外親切。拜讀後,感到該書有以下幾個鮮明的特點:
第一,具有可貴的開拓性。這可以從三個方麵理解和認識。
其一,從人民解放軍軍史研究方麵講。軍史研究,著作頗多,包括全軍軍史研究專著,二野軍史研究專著、劉伯承研究專著以及二野高級將領研究等,除一兩本提到有二野女子大學存在這件事外,其他都沒有提到人民解放軍這所唯一的女子政治文化大學的名字和情況以及劉伯承元帥曾經擔任過該校校長兼政委一事,更沒有有關專著問世。
其二,從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婦女解放運動史研究方麵講。中國革命婦女運動史研究,著作也不少,但是沒有一本提到為婦女徹底解放而建立的二野女子大學,也沒有有關專著問世。
其三,從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教育史研究方麵講。中國教育史研究,著作也頗多,其中包括專門研究革命根據地和解放區教育建設的專著,但是也沒有一本提到軍事教育家劉伯承親自創辦的人民解放軍這個唯一的女子大學。
由上述可知,二野女子大學校史的問世,實際上填補了軍事研究,革命婦女運動史研究以及革命教育建設史研究的空白,拓展了其研究內容。
第二,真實而深刻地再現了嚴肅的曆史。史學著作的最根本要求在於真實性,真實是曆史的生命、史學著作的價值所在,沒有真實性就沒有科學性。當今中國,寫黨史,寫軍史,寫個人回憶錄的書,很多很多,值得重視的是要在“真實”二字上下工夫。1989年9月4日鄧小平在同幾位中央負責同誌的談話中就強調了寫黨的曆史要真實。他說,一些同誌回憶自己的曆史,寫一些東西,那很有益處。但隻講功不講過,吹噓自己,那有什麼必要?聶榮臻同誌寫的一段親自經曆的事,很真實。有人也寫了自己的錯誤,比如李維漢同誌。但有些自傳還是宣揚自己的多。二野女子大學校史就是根據鄧小平的教導,本著尊重曆史,對曆史負責的原則,真實地再現了其光輝曆史。其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麵:
其一,這部書引用了大量的文獻資料、講話原件等,而且是經過仔細考證,去租取精的文獻資料。如關於二野女子大學學員人數,同期的統計數字都有差別。以哪一個為準?經過多次分析研究,該書作者認為,戰爭年代人員流動頻繁,幾天之內就有變化,並不奇怪,因此應保留各種文獻資料的統計數字。又如,征集到的二野女子大學工作筆記,其中一本明確記載有要貫徹“少而精”教學原則。該書作者考慮到關於我黨什麼時候明確提出“少而精”教學原則,中共黨史研究和教育界有不同認識,為了慎重,又大量查找資料,發現二野女子大學總校和分校的工作總結中也有明確記載,於是才肯定了其可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