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引子(2 / 3)

當雷森還是個不懂事的孩子的時候,曾經聽過太多各種各樣關於藏寶圖與寶藏的童話與傳說,這讓幼年的雷森心中一直有一個關於尋寶的夢,一直到了十三歲上了初中,雷森才終於明白原來那些童話和傳說都是些虛構的,而這個世界上也許並沒有些所謂的藏寶圖和寶藏——即使有,也早已被人給挖出供在博物館裏了,而雷森兒時的夢想,也就此宣告破滅,隻不過,打那時起,雷森便暗暗發誓,有朝一日,他要自己做一個寶藏,而那個盒子,就是雷森的寶藏——雷森想在珠穆朗瑪這個神聖、神秘,且有些浪漫的地方,尋一個合適的位置,將這盒子埋下去。

雖然盒子裏的東西在現在來看並不值幾個錢,但雷森覺得,就像現在的古董那樣,也許過個幾百幾千、甚至幾萬年之後,自己所埋下的這幾樣小玩意,說不定也能在拍賣會上拍出個上千萬的天價來——最重要的,雷森希望,自己的寶藏,能讓百千年後的孩子們,不會如自己一般經曆夢想破滅的痛楚。

至於雷森計劃的第二個方麵,其實也是由第一個方麵延伸而來:為了尋找一個合適的下“寶”地點,也為了自己的寶藏不會沒過幾天就被人給挖出來,所以雷森做了一個非常離譜的決定,他決定在過了前進大本營後,便繞開已有的登山路線,自己去尋一跳路,尋一個合適的下寶地點。

在沒有任何專業裝備、又是獨自一人的情況下,於珠穆朗瑪這樣一個天寒地凍、危機四伏的地方貿然脫離原本路線,在任何一個稍有經驗的內行看來,都是一件無異於送死的事情——隻可惜,雷森既不是內行、也沒有任何相關經驗,他隻是一個年僅23歲、剛剛大學畢業、為了自己的夢想來西藏完成自己畢業旅行的初生之犢罷了,他不管這麼多,也壓根從沒考慮過這麼多。

其實要說起來,前進大本營的那個藏族接待員也是看走了眼——雷森之所以能獨自一人步行從達紮西宗來到前進大本營,並非因為他是什麼行家裏手,雷森所憑借的,不過是保護區許可證背麵遊客須知下方的那張需用放大鏡才能看個仔細的路線圖、以及他強勁的身體素質與超人的毅力罷了。

雷森出生在一個相對傳統的武術世家,按照家裏的族譜記載,明清時期,雷森祖上在當地是頗有名望的一個武林豪門,一直到清末民初,才逐漸走向衰落,到了雷森太爺爺那輩,家裏人雖然還是人人都會那麼一招半式,但卻已經基本算是棄武從文,大都讀起私塾,把主要精力放到了做學問上。後來解放以後,到了雷森父親這一輩,才又重新把老東西揀了起來,再次練起了武術。

雷森聽他媽媽講,自己父親年輕的時候,曾經也得過全國武術比賽的冠軍,隻是後來年紀大了退役以後,才在省武術院做起了行政工作。雷森還聽媽媽說,原本自己還有一個伯父,也就是自己父親的哥哥,隻可惜這伯父在很小的時候就夭折了,於是自己的父親也就成了家裏的獨苗,承擔了延續家族香火的重要任務——誰知後來卻又趕上了計劃生育,於是“帶把”出生的雷森,也就成為了擔負整個家族所有希望的關鍵所在。

雷森的童年與同他同齡的大多數孩子一樣——物質方麵極度受寵,但卻在精神方麵承受著很大的壓力——念過私塾、抗大畢業的雷森的爺爺負責雷森的文;全國武術冠軍的父親負責雷森的武——兩人合力、立誌將雷森培養成為一個文武雙全可堪大用的奇才,從小就對雷森進行全方位立體係統的各種教育與訓練,不過可惜的是,不知是天性使然還是逆反心理作祟,雷森從小就對爺爺爸爸的教育與培養不甚感冒,一向都是應付公事,從未真正用過什麼心思,所以長大後的雷森,也並未如長輩所期望的那樣成為一個“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的國家棟梁,反而不論文武都是高不成低不就,兩邊的半瓶子醋。

且不說文的方麵,雷森充其量也就是勉強考了個尚算不錯的大學、另外比其他人多會念幾首詩詞罷了。單說武的方麵,雷森也不過就比普通人的身體素質強些而已,雖然也會上這麼一招半式的,不過卻都是花架子,按雷森父親的話說,別說高手,就是隨便在省隊拉出一個來,雷森在人家手底下都走不出三招。

不過話雖如此說,但雷森在父親的培養與要求下,畢竟是自幼天天習武,雖然從未真正用過心,但二十年如一日的不間斷,也練就了雷森的一副寒暑不侵的好身板,也正是憑借著這副好身板,才能讓雷森獨自一人徒步由達紮西宗摸到前進大本營。

九月初的時節在珠穆朗瑪一般都是難得的好天氣,不過這所謂的“好天氣”,對於沒到過珠穆朗瑪的人來說,也是惡劣到了無法想象的程度,凜冽的寒風夾雜著些許雪花和冰渣渣、跟小刀子似的刮到人的臉上,偶爾又幾縷不經意鑽進脖領子裏,立刻會讓人忍不住一個寒顫由腳底板一直打到頭發尖——不過這些對於已經脫離路線五個多小時的雷森來說已經都不重要了,雷森現在很興奮,因為他知道,懸於自己心中的夢想,馬上就要實現了。

不過興奮歸興奮,雷森並不傻,他也知道,即使跟夢想比起來,那還是小命比較重要,所以雷森從脫離登山原線開始,便一直在沿途做著各種各樣的記號,以便自己最終還能夠找回去,不至於迷失在這一片銀白的雪山聖域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