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雷森一邊做著記號,一邊深一腳潛一腳的頂著寒風艱難的前進著,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在雷森脫離登山原線後的第二天晚上七點,終於給雷森找到了一個絕佳的“下寶”地點。
這個地方幾乎符合雷森想象中對於下寶地點的所有條件:首先,這個地方的積雪難得的不厚,最厚的地方也不過半尺,而有的薄的地方的積雪才隻有一寸左右;其次,這個地方有些十分明顯的參照物:旁邊有一塊樣子古怪、十分好認的巨大岩石,而且在西藏這個日照時間很長的地方,晚上七點整的時候站在下寶處向西望去,太陽不偏不倚,剛剛好頂在努子峰的峰尖上。
下寶地點的發現,讓雷森很是一陣興奮,稍事休息之後,便迫不及待的動起手來,他先將下寶地點周圍的積雪鏟開,讓下麵的凍土露出來,然後在凍土上點上一把篝火,待篝火將凍土燒軟之後便開挖,一直挖到硬的地方,便再點一把篝火,燒軟了接著挖。於是就這麼燒了挖,挖了燒,挖了整整三天,終於被雷森挖了一個半米見方,不到兩米深的大坑出來。
大坑的完工再度讓雷森大肆興奮了一把,也顧不得滿身的疲憊,連忙從行囊的最底下,把那個被自己用塑料薄膜包了一層又一層的金屬盒子小心翼翼的取了出來,又小心翼翼的將盒子放到了坑底——為了使自己的行為看起來更神聖一些,雷森又隨口編了一句連自己都不知道該算做咒語還是祈文的東西念了出來,然後閉目冥思半晌,才抄起工兵鏟,開始掩埋起來。
挖坑難,填坑也不容易,雷森又花了兩個多小時的時間,才終於將那大坑又填了回去,當一切完工之後,雷森順手將工兵鏟一扔,捶打著自己已經十分酸痛的後腰——身體雖然已經疲憊難當,但此時雷森心中的心情卻無比的舒暢,如爛柿子一般幸福到無以複加的笑容蕩漾在雷森的臉上,難以克製之下,雷森終於忍不住深吸了口氣,對著空曠的雪原長嘯了起來:
“啊————!”
由於雷森體質異於常人,肺活量大,這一聲長嘯直持續了兩分多鍾,才終於因氣竭而落,不過雷森此時興奮、安慰、激動的複雜心情並未因著一聲長嘯而完全得到宣泄,於是在氣竭之後,忍不住又是深吸一口氣,打算做第二次的長嘯,不過正在這個時候,雷森的耳邊卻忽然傳來“哢嚓”一聲脆響。
在這樣一個極目銀白的空曠雪原上,雷森也無法簡單的判斷這一聲“哢嚓”的脆響究竟是大是小,不過這聲脆響連同他的回聲,卻清晰無虞的傳入到了雷森的耳朵之中,並且如同一根鋼針一般在雷森的神經上狠狠的挑動了一下,讓雷森的心中,兀的一突——在入藏前對於雪山的各種資料也多少研究了一些的雷森,此時心中猛然有兩個字迅速劃過:
雪崩。
雪崩!
就在雷森剛剛有了這個想法、還不及有什麼更多的反應——連十分之一秒的時間都不到的功夫,就仿佛為了要驗證他的猜測似的,腳下的大地開始了輕微的震顫,同時一陣陣低沉駭人的“隆隆”之聲開始由遠及近的壓傳過來,雷森本能的順著聲音傳來的方向舉目望去,果見天空白煙四起,積雪如一條奔舞的銀龍一般順著山坡,向著自己的方向宣泄而下。
雪崩!!
雪崩!!
眼看著遠方奔湧的積雪如閃電般迅速的向自己這邊移動,雷森的心中閃過一絲恨不得自己掐死自己的強烈懊惱,不過這懊惱也隻持續了連一秒都不到,雷森便已經沒有了時間,連行囊也顧不得收理,幾乎是下意識的,雷森掉頭便跑,向著山坡下發足狂奔而去。
雷森的體質不弱,雖然連續勞累數日,不過在死亡的威脅之下,身體的潛能完全被激發了出來,真的是跑的飛快——隻不過再快,也快不過自然的力量,雷森沒跑多久,便隻感覺身後一陣強進氣浪打來,瞬息將自己掀到了空中,然後便是刺骨的冰冷於巨大的壓力席卷到自己的身上,再然後,雷森便徹底的喪失了意識……
******
9月27日,《中華時報》頭版頭條:
日前,在西藏珠穆朗瑪峰北坡海拔7300米地區發生罕見特大雪崩,由於事發區域遠離登山陸遊線路,索性沒有造成任何人員傷亡。
雪崩成因目前尚未確定,據專家介紹,該地區因其特殊的地質與氣候特點,並不是珠穆朗瑪峰內傳統的雪崩區域,該處發生雪崩實屬罕見,初步估計,此次雪崩的成因,可能是與全球變暖導致的深層積雪融化有關……
第9版:
尋人啟事:
雷森,男,23歲。身高185公分,體型健壯,於7月9日不告而別,留書獨自外出旅行,去向不明,與家人失去聯係,如有見到者,請望告知,重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