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教育對這六七個男學生來說,起了一些作用。他們的課堂表現好了一些,有幾節課沒有出問題,老師還表揚了他們。但事情的發展總是有反複的。在那年國慶長假後,劉老師走進教室,又出現了故意大叫“別說話了”和出怪聲的現象。劉老師同樣沒有說什麼,隻是用眼睛多看了這幾個學生一下,使他們有所收斂。
上課後過了一會,有個男學生嬉笑回頭說話出怪聲,而這個學生過去已經被請站起來多次。隻要站立姿勢正確,態度嚴肅,每次都很快又坐下。另外,劉老師還和他單獨談過話。這次劉老師又請他站起來,並且對他說:“我已經教育過你很多次,但你始終沒有改正影響同學學習和老師教學的違紀行為。下一步,按照咱們的規矩,我準備請你的家長到學校來一下,了解一下這到底是為什麼。”
下課後,劉老師把他叫出教室,沒有發脾氣,又單獨和他平心靜氣地談了談。他表情嚴肅,態度誠懇地說以後會改正錯誤。劉老師說:“這一周,我已經沒有課了。下周我觀察一下,如果你還是這個樣子,我就請你家長到學校來。我確實不明白,經過這麼多開導教育,你怎麼還不明白,你的行為已經對同學對老師造成了那麼多傷害,而你竟然毫無負罪感!”
如果他能從現在起,真正懂得了道理,改正了老毛病,那當然令人欣喜。不過,我們不敢有這種奢望。根據經驗,他的監護人將來一定會到學校來。雖然現在還沒請他的監護人來學校,但我們都能感覺劉老師的上述做法已經基本符合“慎請學生監護人到校”了。說出來,請新教師作為工作時的參考。
也許這時有些新教師心存疑問:那最後到底有沒有管住這些學生呢?這樣說吧,到開學後的第八周周末,盡管還沒有請一個學生監護人來校,但那些調皮搗蛋的學生已經基本上“知書達理”了,上課基本上沒有再出現對劉老師態度輕浮不尊重或者故意搗亂的現象。看到他們恢複了人性中的美麗和莊重,大家心中都感到非常愉快。
二、違紀性質嚴重情況緊急,通知學生監護人來校
某學生因一點小事與同學在樓道裏發生肢體衝突,竟將同學踹下樓梯,造成頭部嚴重撞傷,腰背也挫傷多處,被校醫和有關人員送往醫院救治。
出現這類情況,班主任要立刻通知受害學生監護人前往醫院,同時請肇事學生監護人來校。向肇事學生監護人通報這起嚴重傷害事件,力求學生監護人冷靜理智,與受害學生監護人取得聯係,解決好有關問題。至於肇事學生,班主任可根據有關規定與學生監護人協商,對他做出既合乎規定又合乎情理的處理。
某學生上課玩小玩具,被任課教師發現要拿過來。他死死抓住不讓拿走,兩人爭持片刻,終因教師身高力大奪了過來,但玩具已被損壞。學生又哭又鬧,死死抓住教師讓賠他的玩具,軟硬不吃,令全班秩序大亂。班主任被叫來勸解也無濟於事。
這時,班主任要讓任課教師先給班裏的學生布置學習任務,再讓該生與任課教師到教室外協商解決問題,然後立即打電話請學生監護人來校。學生監護人來校後,班主任首先向他說明情況,求得他的諒解。然後班主任再請任課教師、學生和學生監護人一起坐下來,共同協商解決這個問題。
對於請學生監護人來校問題,也許有些教師認為不如家訪效果更好,其實,在請學生監護人來校的問題上,請與不請,什麼情況下請,什麼情況下不請,國家和學校都沒有什麼明文規定。教師如果願意通過家訪解決問題,也許會更受一部分學生監護人歡迎。不過,家訪以預約為好,當今不少家庭很在乎這一點。
第四節怎樣對待學生監護人
教師,尤其是擔任班主任的教師免不了經常和學生監護人打交道。因“孩子小,不懂事,在老師手裏”,很多學生監護人怕教師對自己孩子不好,所以見到教師很客氣恭敬。即使教師做法欠妥或者態度欠佳,他們能忍也就忍了。這樣一來,使得部分教師意識不到自己對學生監護人的無禮,反而覺得世間原本就應該是教師高學生監護人一頭。
平等禮貌地對待他人,是一個人自尊自重的表現。平等禮貌地對待學生和學生監護人,則是一個教師自尊自重的表現。這也是教師的職業道德要求。從消極的方麵講,教師不尊重學生監護人,不利於工作的順利展開,影響學生及學生監護人對教師的正麵評價,進而影響教師的“進步”。對教師來說,是一件很不劃算的事情。
教師平等對待學生監護人,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麵:
一、盡量不請學生監護人到學校來
動不動就請學生監護人到學校來,把人家放在招來揮去的位置上,本身就很不尊重,也很不禮貌。這也是有關教師辦事輕率的表現。看輕別人實際就是看輕自己。學生監護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和事情,除非事關重大,請人家來起碼也要預約一下,這才能顯示出教師的禮貌和文明程度。哪能一張口就命令人家來學校呢?
上文談了“請學生監護人到校要謹慎”的問題,“謹慎”是對學生負責。“盡量不請學生監護人到學校來”,就是“謹慎”,不僅是對學生負責,也是對學生監護人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