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出征前夜(1 / 2)

出征前的最後一夜,星光格外燦爛,月亮也高高升起,將整個草原照得分外明亮。

呂信正披著夜色,背著慘白的大刀,一步步往阿木德的大帳走去。星光璀璨,映滿他堅定的雙眸,他微笑了。

遠處,阿木德戒備森嚴,閃著兵刃之光的大帳,已經緩緩出現在他視線之中。他迎著風,沒有遲疑一步。大帳外,依然是親筆肅立,呂信摘下背後大刀,交到那隊長手中,經慣常檢查之後,眉頭微動,轉身邁進了大帳。

這幾乎不見的眉頭微動,是他獨自而隱秘的告別,與那把相伴多年的大刀告別,竟比他想象得更加艱難。

腳下,輕柔的地毯上擺著燭台,直直通向阿木德為他單設的酒宴。呂信步步泰然而去,轉眼來到阿木德麵前,深深一拜,沉聲道:“大王。”

高坐之上的阿木德,正在津津有味讀著一本《列子》,見到他來,輕輕合上書卷,意猶未盡道:“《兩小兒辯日》道,孔子不能決也。可見,這天下沒有大通特通之理。”

“大王所言極是。”呂信微微一笑,沒有抬頭。

“今夜你我不論君臣,隻論天談地,你不必拘束。”阿木德將書卷交予下人,笑道,一揮手,立刻有成列下人送進美酒佳肴。

一壺方才溫好的女兒紅,早已飄出陣陣香氣,鑽進呂信的鼻子裏,他不由翕動鼻翼,朗聲大笑:“女兒紅!”

“快坐罷!”阿木德瞥了眼他垂涎欲滴的模樣,大笑了起來。

呂信入座,阿木德則一直盯著他,眼中流轉千萬神色。呂信佯作不知,隻擺出急不可耐的模樣,隻待阿納添酒。透過陣陣酒香,他早已感到了阿木德悄然打量的目光。

下人依次躬身退出大帳,阿納恭敬添了酒,便退到較遠處,兀自佇立。呂信有意無意瞥了他一眼,悄然打量一番。

表麵上隻是內侍的阿納,似乎貌不驚人,甚至有些木訥。呂信卻在日積月累的觀察下,發現了對方的非同一般。

阿納一定有身不錯的功夫,阿木德許多見不得光的隱秘任務,或許正是阿納掩了麵容完成的。從他分明的骨節,輕盈的腳步,均勻的內息,甚至是敏銳的目光,呂信都可以斷定,他必然武功不俗,跟在阿木德身邊,深藏不漏便是為了千鈞一發之刻。

想到這裏,他忽然輕輕皺了眉頭。

或許,今夜阿納才是他不得不麵對的敵人。

餘光中,但見阿納沉默肅立,一身不甚頗為繁複的草原裝扮,腰畔掛著柄小巧而閃亮的雕花銀刀。表麵上,那把刀不過是他喝酒吃肉時剔骨的工具,呂信卻一直覺得格外刺眼。

誰說剔骨刀不是殺人兵器呢?

今夜,似乎正是那千鈞一發之刻。

想到這裏,他不由微微側臉,用餘光瞥了眼阿納。不遠處,那沉默站立的奴才,驚得仿佛不存在,卻渾身散發著令人畏懼的寒意。

此刻,身無寸鐵的他,甚至還沒有打定主意,以何作為兵器,卻不得不麵對眼前最大的障礙。他不怕代價慘重,更不怕萬劫不複,怕隻怕,在功成之前,功敗垂成。如果,阿納替代阿木德,擋了那唯一的一次出手機會,他便再也沒有第二次出手的機會,腳下是阿木德的大帳,他的頭腦比任何時候都更加清醒。

“怎麼!想念故鄉了?”阿木德洪亮的聲音打斷了他凝滯如膠的思緒。

一籌莫展之際,呂信恍然回過神來,故作鎮定,大笑一聲:“大王明眼!聞到這女兒紅,怎能不戀故鄉?”他順水推舟,大笑著附和道。手中酒,早已溫良,散發的滋味隻令他感到心神紛亂。

阿木德大笑,端起酒杯一飲而盡,咂嘴歎道:“這江南的酒,當真稀奇,怎麼喝都情思輕盈,是讓人快活的酒呐!”

呂信雙目一閃,微笑仰頭,一飲而盡。阿納不知何時已經來到二人身畔,沉默添酒。他那若有若無的目光,隱約落在呂信身上,充滿警戒。

呂信佯裝糊塗,在阿木德的熱情下,抓起一隻烤得焦黃的羊腿,撕了一口大嚼起來,邊嚼邊笑:“這羊肉,還是關外的好!”

“哈哈!”阿木德大笑,斜了阿納一眼,朗聲道:“等本王平定關內,你便有女兒紅也有羊腿,豈不是快事一件?”

呂信繼續嚼肉,笑道:“大王方才看《兩小兒辯日》,臣鬥膽,想說這兩小兒看日,因方式不同,孔子不辨對錯。何況天下?”

阿木德雙目一閃,端起酒杯,任阿納添酒,自己則笑著反問:“那麼,依你看,本王入關,是兩小兒辯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