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是中國文化史上的軸心時代。當時諸子並起,百家爭鳴,學術文化高度發展。正如古希臘哲學是西方哲學思想發展的源泉一樣,先秦諸子學說是中國二千年來思想發展的源泉。
儒家總結了夏商周三代的文化成就,整理了從古傳下來的曆史文獻,重視人倫道德,為兩漢以後的文化教育傳統奠定了基礎。儒家所傳授的《周易經傳》更是富於深刻的智慧,為後世的哲學思想的發展提供了淵奧的源泉。道家富於批判精神,揭示了文化發展中出現的偏失,要求回到自然,對於自然的奧秘有較深的體會。墨家追求“國家人民百姓之利”,富於犧牲精神,對於自然科學與名辯之學有較高的貢獻。法家強調變革,主張以法治國,雖然其所謂法是專製主義的法,但是肯定法治還是有重要意義的。兵家的軍事著作更是閃耀著符合實際的智慧。諸子學說既包含具有曆史局限性的糟粕,也含有符合客觀實際、適合社會發展需要的精華,在今天仍能給我們以深刻的啟迪。
我們今天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文化,在深入考察現代實際,發揚創造性的思維的同時,研讀諸子學說,仍可以從中得到有益的啟發。了解諸子之學中的深切智慧,也可以增強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與自信心。
朱耀廷同誌主編《諸子百家與現代文化》,邀請我寫一篇序文,於是略述研究諸子學說的意義以為之序。
張岱年
1997年8月於北京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