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第十六計“欲擒故縱”(2 / 3)

“那麼我們就看一下曆史典故中的欲擒故縱。”

(一)三國時期,諸葛亮七擒七縱孟獲。

三國時期,蜀漢劉備病逝後,南中地區(今雲南、貴州和四川西南部一帶)的少數民族部落趁機發動叛亂。其中,孟獲作為南中地區勢力較大的首領,率領各部族與蜀漢對抗,嚴重威脅到蜀漢的南部邊境安全。諸葛亮深知南中地區地理位置重要,若不及時平定叛亂,不僅邊境不得安寧,還可能影響蜀漢北伐中原的戰略計劃。於是,諸葛亮決定親自率軍南下平叛,以穩定後方,為北伐創造有利條件。

諸葛亮在出征前,對南中地區的形勢進行了深入分析。他深知南中地區地形複雜,山巒起伏,叢林密布,少數民族部落眾多且人心各異,長期以來形成了獨特的文化和社會組織。單純依靠武力鎮壓,不僅難以取得長久的效果,還可能激起更強烈的反抗,導致民族矛盾激化。必須采用恩威並施的策略,以攻心為上,才能真正收服人心,實現南中地區的長治久安。而孟獲在南蠻各部中威望極高,若能將其收服,南中平定便指日可待。諸葛亮坐在營帳中,對著地圖沉思良久,心中逐漸勾勒出了欲擒故縱的戰略藍圖。

諸葛亮率領大軍抵達南中後,與孟獲的軍隊展開了首次交鋒。孟獲自恃勇猛,且熟悉當地地形,根本不把蜀軍放在眼裏。他身材魁梧,手持長刀,騎在戰馬上,威風凜凜地對部下喊道:“這些蜀軍遠道而來,人生地不熟,我們定能將他們打得落花流水!” 孟獲親自率領部落勇士,氣勢洶洶地衝向蜀軍陣地。

諸葛亮則穩坐中軍帳,神色鎮定自若。他根據南中地區的地形特點,早已巧妙地設下埋伏。他深知孟獲性格魯莽,急於求勝,定會中計。當孟獲的軍隊進入埋伏圈後,諸葛亮一聲令下,蜀軍伏兵四起,喊殺聲震天。孟獲的軍隊頓時陷入混亂,他們沒想到蜀軍竟然在此設伏。孟獲雖奮力抵抗,但終究寡不敵眾,被蜀軍生擒。

孟獲被押解到諸葛亮麵前時,依然滿臉不服,口中大喊:“我是不小心落入你們的圈套,不算本事。有種放了我,我們再大戰一場!” 諸葛亮看著孟獲,心中暗自思忖:此人果然勇猛且倔強,若能將其收服,必能為蜀漢所用。但要讓他真正心服口服,還需費一番周折。於是,諸葛亮微微一笑,說道:“好,我就放你回去,你整頓好兵馬,我們再決一勝負。” 孟獲心中一喜,他以為諸葛亮害怕了,便大聲說道:“下次我定不會再輸!”

孟獲回到部落,心中十分惱怒,他覺得自己受到了莫大的羞辱,發誓一定要打敗諸葛亮。他召集部落勇士,憤怒地說道:“我們被那諸葛亮算計了,這次我們要更加小心,定要讓他知道我們的厲害!” 孟獲重新召集部落勇士,精心策劃了第二次進攻。他改變了戰術,決定不再貿然進攻,而是先派人偵察蜀軍的動向。

然而,諸葛亮早已料到孟獲的行動,他故意製造出一些假象,迷惑孟獲的偵察兵。孟獲得到錯誤的情報後,以為有機可乘,再次率領軍隊進攻蜀軍。結果,又中了諸葛亮的計謀,被再次擒獲。孟獲心中雖有些驚訝,但依舊嘴硬,不肯投降。他對諸葛亮喊道:“這隻是你運氣好,有本事我們再換一種方式對決!” 諸葛亮再次放了他,說道:“我相信你會明白我的用意。”

就這樣,諸葛亮先後七次擒獲孟獲,又七次將其釋放。每一次孟獲被擒,心中的震撼都愈發強烈。他原本以為諸葛亮會殺了他,或者對他嚴刑拷打,但諸葛亮不僅沒有這樣做,反而以禮相待,放他回去。孟獲的內心開始發生了變化,他對諸葛亮的智慧和胸懷漸漸產生了敬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