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第十六計“欲擒故縱”(3 / 3)

在第七次被擒後,孟獲跪在諸葛亮麵前,感慨地說道:“丞相天威,南人不複反矣!” 諸葛亮見孟獲真心歸降,心中十分欣慰。他扶起孟獲,說道:“我此次南征,並非想要殺戮,而是希望南中地區能夠穩定,百姓能夠安居樂業。如今你能歸降,我蜀漢之福,南中百姓之福也。” 從此,孟獲成為諸葛亮的忠實追隨者,南中地區也徹底歸服於蜀漢,為蜀漢的穩定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諸葛亮通過七擒七縱孟獲,成功運用欲擒故縱之計,不僅平定了南中叛亂,還贏得了少數民族部落的人心,實現了政治和軍事的雙重勝利。

(二)宋遼戰爭,曹瑋智破敵軍。

北宋時期,宋遼邊境時常發生衝突。一次,遼國軍隊南下侵擾北宋邊境,北宋將領曹瑋奉命率軍抵禦。曹瑋率領宋軍與遼軍在邊境對峙,雙方劍拔弩張,戰爭一觸即發。曹瑋深知遼軍騎兵戰鬥力強,機動性高,正麵交鋒未必能占據優勢,必須想出一個巧妙的計策來戰勝敵人。

曹瑋站在營帳外,望著遼軍的營地,眉頭緊鎖。他深知遼軍此次南下,士氣正盛,且遼軍騎兵擅長長途奔襲和野外作戰,而宋軍以步兵為主,在機動性上處於劣勢。若直接與遼軍正麵交鋒,宋軍很可能會遭受重大損失。他仔細觀察遼軍的動向,發現遼軍雖然士氣高昂,但長途奔襲而來,已經略顯疲憊。同時,遼軍將領急於求勝,求戰心切。曹瑋心中暗自思忖:“遼軍遠道而來,利在速戰,我若避其鋒芒,佯裝敗退,誘其追擊,待其疲憊之時,再回師反擊,或許能大破敵軍。”

曹瑋心生一計,他命令宋軍在與遼軍小規模交鋒後,佯裝不敵,開始向後撤退。遼軍將領見宋軍敗退,以為宋軍不堪一擊,心中大喜。他騎在馬上,揮舞著馬鞭,興奮地對部下喊道:“宋軍已無鬥誌,我們全力追擊,定能大獲全勝!” 他不顧部下的勸阻,下令遼軍全力追擊宋軍。

曹瑋一邊指揮宋軍緩慢撤退,一邊暗中觀察遼軍的追擊情況。他故意讓宋軍丟棄一些物資,製造出慌亂逃竄的假象。遼軍在追擊過程中,看到宋軍丟棄的物資,紛紛下馬爭搶,一時間隊伍大亂,士氣也變得鬆懈起來。遼軍士兵們為了爭搶財物,相互推搡,紀律蕩然無存。曹瑋看到遼軍的混亂狀況,心中暗自高興,他知道自己的計劃正在一步步實現。但他也深知,此時還不能掉以輕心,必須把握好反擊的時機。

曹瑋估算遼軍已經疲憊不堪,且隊伍混亂,時機已經成熟。他突然下令宋軍停止撤退,轉身向遼軍發起猛烈反擊。宋軍將士們早就憋著一股勁,聽到命令後,如猛虎下山般衝向遼軍。此時的遼軍,正沉浸在爭搶物資的混亂中,根本沒有料到宋軍會突然反擊。他們倉促應戰,陣腳大亂。

遼軍將領見狀,大聲呼喊著試圖整頓隊伍,但已經來不及了。宋軍的喊殺聲震耳欲聾,遼軍士兵們驚慌失措,四處逃竄。曹瑋親自率軍衝鋒陷陣,他手持長槍,左突右刺,無人能擋。遼軍在宋軍的猛烈攻擊下,節節敗退。曹瑋乘勝追擊,一舉殲滅了大量遼軍,取得了這場戰役的勝利。曹瑋巧用欲擒故縱之計,先佯裝敗退,誘使遼軍追擊,在遼軍疲憊、混亂之時,突然回師反擊,成功地戰勝了遼軍,保衛了北宋的邊境安全。

“哥哥,欲擒故縱之智慧對我們有哪些啟示呢?”

“欲擒故縱這一計謀,宛如曆史長河中閃耀的智慧明珠,在不同的時代和場景中綻放著獨特的光芒。它教會我們,在麵對各種挑戰和對手時,不能一味地強攻硬取,而要善於運用智慧,以柔克剛。無論是在激烈的競爭中,還是在複雜的人際交往裏,適當的讓步和示弱,往往能讓對方放鬆警惕,為我們創造更好的機會。”

“但在運用這一計謀時,我們必須把握好 “縱” 與 “擒” 的度,明確自己的目標,精心策劃每一個步驟。同時,要善於洞察對手的心理和行為,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調整策略。欲擒故縱,是一種高超的謀略藝術,它讓我們在困境中找到轉機,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值得我們深入學習和不斷領悟,將其智慧運用到生活的方方麵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