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甘肅經濟社會有了較大的發展,2003年,實現生產總值1301億元,比上年增長10.1%,這是1997年以來的第一次實現兩位數增長。2004年上半年,全省生產總值增長12.7%,比去年同期提高3.1個百分點,這是一個好的勢頭。加快發展,把經濟建設搞上去,是甘肅的最大的政治,是全省人民的最大的期盼。要緊緊抓住重要戰略機遇期,牢牢把握發展第一要務,把科學的發展觀落實到經濟發展的各項工作中去。
(一)發揮我省農業比較優勢,做大做強龍頭企業,把我省農畜產品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根據2003年投入產出模型分析,我省農業在全國具有比較優勢,今後要在“合理規劃、政策扶持、突出龍頭、打造品牌”方麵下功夫,使我省農畜產品優勢盡快轉化為經濟優勢。
跳出農牧業抓農牧業,用搞工業的思路搞農牧業,推進農牧業的產業化。要像內蒙古解決“三農”問題一樣,重心不再是就“三農”抓“三農”,而是跳出“三農”大力抓龍頭企業發展,通過龍頭企業拉動農牧業發展,使農牧產品有一個穩定的銷售渠道和價格,為農民增收搭建發展平台。同時,農牧業大發展又為“農”字號企業的發展提供原料保障。這個互為平台的建立,不僅加速農業產業化的進程,也大大促進“三農”問題的解決。
1.合理規劃產業帶和產品布局
對一些具有全省優勢的產業,要打破行政界限,合理規劃產業帶,引導龍頭企業和基地布局,目前重點要抓好:
河西玉米雜交製種業,河西、隴東優質苜蓿業,以定西為主的馬鈴薯及馬鈴薯製種業,隴南、中部的中藥材業,甘南、臨夏的畜牧業。
2.以打造著名品牌為突破口,做大做強龍頭企業
在推進農牧業產業化進程中,本著市場導向、效益優先、發揮優勢的宗旨,鞏固提高目前已在國內市場居領先地位的優勢企業,做大做強具有知名品牌的龍頭企業;其次,迅速擴張極具發展潛力、且成長性好的新興產業。
下力氣抓好現有的788家龍頭企業,做大做強8家國家、33家省上重點龍頭企業,重點扶持銷售收入過億元的18家龍頭企業。
3.加大扶持力度
建議省市兩級財政增加扶持龍頭企業的資金,對重點產業和龍頭企業,對帶動能力強、與農戶聯結密的、服務工作做得好的企業,對財政貢獻大、帶動農戶致富強的企業要給予重點財政扶持。各級黨委、政府把推進農牧業產業化作為當前破解“三農”問題,增加農民收入的主要途徑和突破口來抓,采取一係列新的重大舉措,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調整財政支出結構,整合現有各項支農投資,集中財力,突出重點,向農業產業化主導產業傾斜。除政府整合產業化專項資金外,財政安排農業綜合開發資金,扶貧辦安排產業化扶貧資金,發改委安排以工代賑資金,水利廳安排農田水利建設資金。把扶持重點產業化龍頭企業作為培育農業產業化新的經濟增長點來抓。
(二)以工業化為核心,大力推進經濟結構調整
由於甘肅工業發展緩慢,導致了財政供給、群眾收入、城市化進程等諸多矛盾,我們應在今後經濟發展中,始終堅持“工業強省”理念,把工業作為發展區域經濟的重中之重來抓,為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提供支撐。
1.深化國有企業改革
進一步加快企業改製步伐。用創新的精神配置發展新優勢,積極改進國有資產經營體製和方式,收縮國有資產比重,大力吸引境外資本、外地優勢資本和民間資本進入中小企業,增強企業活力,推進產權多元化的改革。
2.突出重點,選擇有比較優勢的產業和項目重點扶持和發展
一是做大做強石化和有色。石化行業是我省的支拄產業,主體由中石油管理,不存在原料來源、成品市場問題,發展前景十分廣闊,蘭州石化已形成千萬噸級煉油能力,大乙烯項目已開始建設,要力爭使生產能力達到經濟規模,建成我國西部最大的石化基地。有色行業要大力發展銅鎳冶煉和深加工。對電解鋁的發展要慎重,因為原料長距離運輸加之電價的看漲趨勢,競爭力必將下降。同時廣西平果鋁業100萬噸電解鋁(原料地)、內蒙古包頭50萬噸電解鋁(自備電廠)的即將投產,將會對我省鋁業生存帶來嚴峻挑戰;二是改善提高醫藥、飲料、食品產業,圍繞我省優勢特色農產品,大力支持發展農產品加工企業;三是積極扶持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