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6 甘肅省2000—2003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單位:元
┏━━━━━━┳━━━━━━━━┳━━━━━━┳━━━━━━━━┓
┃ ┃ ┃ ┃貧困戶相當於全 ┃
┃ 年 份 ┃ 全省平均水平 ┃ 貧困戶 ┃ ┃
┃ ┃ ┃ ┃省平均水平(%) ┃
┣━━━━━━╋━━━━━━━━╋━━━━━━╋━━━━━━━━┫
┃ 2000 ┃ 4916 ┃ 3l92 ┃ 65 ┃
┃ 2001 ┃ 5382 ┃ 3239 ┃ 60 ┃
┃ 2002 ┃ 6151 ┃ 3094 ┃ 50 ┃
┃ 2003 ┃ 6657 ┃ 3515 ┃ 53 ┃
┗━━━━━━┻━━━━━━━━┻━━━━━━┻━━━━━━━━┛
表7 甘肅省2000—2003年城鎮居民人均全年支出
單位:元
┏━━━━━━┳━━━━━━━━┳━━━━━━┳━━━━━━━━━━━━┓
┃ 年 份 ┃ 全省平均水平 ┃ 貧困戶 ┃ 貧困戶恩格爾係數(%) ┃
┣━━━━━━╋━━━━━━━━╋━━━━━━╋━━━━━━━━━━━━┫
┃ 2000 ┃ 4126 ┃ 22l2 ┃ 48 ┃
┃ 2001 ┃ 4420 ┃ 2257 ┃ 48 ┃
┃ 2002 ┃ 5064 ┃ 2215 ┃ 44 ┃
┃ 2003 ┃ 5299 ┃ 2423 ┃ 43 ┃
┗━━━━━━┻━━━━━━━━┻━━━━━━┻━━━━━━━━━━━━┛
失業造成分配不公,威脅社會穩定。失業使勞動者不能參加正常的收入分配。在失業期間,缺乏工作機會,不僅浪費現有的工作技能,而且無法積累新的技術與經驗,從而喪失獲得較高就業收入的機會。這樣,長期性的失業,使一部分勞動者被排斥在正常的經濟活動之外,喪失了生活收入來源,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因為與失業人員的經濟困難相聯係,失業者的社會地位和心理承受能力受到影響和打擊,使失業者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喪失,導致再就業屢屢受挫,容易產生不健康的社會心理和頹廢的社會心態,這是影響社會穩定的重大隱患。
(三)失業人口的長期、大量存在,不利於甘肅的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要求是人與自然協同進化,當代與後代兼顧,其實質是體現效率與公平。所謂“效率”,更多的注重在資源的利用、環境的保護、經濟的增長與財富的積累及物質、能量的有效轉化和供需平衡,體現出人與自然的融洽。所謂“公平”,則更多地注重人們基本權利的享有,財富的合理分配,社會保障體係的健全,社會組織結構的有序,社會心理的穩定等目標的實現,體現出人與人關係的和諧。而這,正是構建和諧社會至關重要的條件。
可持續發展倡導以人為中心的發展,人的全麵發展是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內核。顯然,甘肅城鎮失業人員的長期、大量存在無疑會對未來世代社會經濟方方麵麵的條件和機遇構成威脅和侵害。失業人口的長期存在容易滋生社會治安問題,危害人民生活和社會穩定,這種危害肯定會延續到未來世代,從而影響未來世代發展的社會穩定條件;失業人口大量存在浪費了大量的社會人力資源,導致產出的大量損失,這種浪費和損失看起來是本世代的,但實際上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對未來世代發展經濟條件的侵害和損失;失業人口的大量存在影響失業人口素質的提高,因為失業人口無暇、無力提高自身素質,當然也缺乏培養其未來後代各種能力的條件和思想,即失業人口的技術存量、知識存量、思想存量的有限會影響其對後代的培養和教育,不利於後代的成長。可見,甘肅失業人口的大量存在及其發展,從長遠和根本上來說,不利於甘肅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