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公子(信陵君)無忌在秦國大軍圍攻趙國邯鄲的時候,為趙國解圍,於是趙王親自到郊外迎接他。信陵君趾高氣揚,當時唐睢(魏國人)亦在軍中,他立即向信陵君說:“臣聽人家說:事情有不可以知道的,有不可以不知道的;有不可以忘記的,有不可以不忘記的。”
信陵君說:“這話是怎麼說呢?”
唐睢答說:“別人憎惡我,不可以不知道,我憎惡別人,卻不可以讓人家知道;人家對我有恩德,我不可忘掉;我有恩德於別人,卻不可以不忘掉。現在,您擊敗秦兵,救了趙國,這對趙國有很大的恩德,趙王親自到郊外來迎接你,希望你見趙王的時候,能把對他的恩德忘掉。”
信陵君聽了唐睢這一番話之後,急忙說:“我誠心接受你的教誨!”
於是,信陵君以極其謙遜的態度,會見了趙王,更提高了他在大家心目中的地位。
後來,秦王又垂涎魏蜀的一個小國鄢陵,派使者對鄢陵君說:“寡人想以500裏的土地和你的鄢陵交換,希望你能答應。”
鄢陵君說:“承大王看得起,用500裏的土地來交換我這個小地方,固然很好;不過,鄢陵是先王留傳下來的土地,我不敢答應交換。”
秦始皇聽了回報之後,很不高興,鄢陵君恐怕因而引起戰禍,特別請唐睢出使秦國,向秦王作解釋。
秦王問唐睢:“寡人用500裏的土地交換鄢陵,鄢陵君不肯,這是什麼道理呢?像韓國、魏國都被秦國滅亡了,而你們鄢陵隻有50裏彈丸之地,反而能夠幸存,就是因為鄢陵君是一位忠厚長者,所以,才沒有去動它。現在,我用十倍於鄢陵的土地和你們交換,鄢陵君卻不答應,這豈不是輕視我嗎?”
唐睢回答說:“不是這樣的,鄢陵君隨先王的土地而保守它,縱然是千裏的土地也不敢交換,何況是500裏呢!”
秦王一聽勃然大怒,喝問唐睢:“你曾聽說過天子如何發怒?”
唐睢從容地回答說:“臣不曾聽說過。”
秦王說:“天子發怒,殺人百萬,血流千裏!”
唐睢卻反問秦王說:“大王可曾聽說過平民發怒嗎?”
秦王輕蔑地說道:“平民發怒,不過是脫帽、赤腳,用頭來撞地罷了!”
唐睢說:“那隻是俗人的憤怒,並不是勇士的憤怒,試看專諸刺殺吳王僚時,彗星襲月;聶政刺殺韓傀時,白虹貫日;要離刺殺慶忌時,蒼鷹擊於殿上。這三人都是平民勇士,隻因為心懷怒氣沒有發泄,吉兆戾氣,乃從天而降,今天加上我,將是第四個了,像我等勇士的發怒,伏屍二人,血流五步,全天下的人都將穿起白色的喪服,這件事就要在今天發生了!”
唐睢說到這裏拔劍而起,一步步逼近秦王。
秦王一見唐睢要拚命,大起恐慌,急忙跪地謝罪說:“先生請坐,何至於這樣當真動怒呢?我現在明白了,韓、魏滅亡,而鄢陵以區區50裏能夠保存到現在,就是因為有先生你的緣故啊!”
聰明和力量的結合,會使一個人成為智勇雙全的人,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