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的渣滓從心底泛起,荀冶試圖服自己不去回想,但又控製不住。“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郭臨川哼唱的那幾句詞不像詞,曲不像曲的東西,詞義很淺,卻偏偏觸及柔軟的角落,扣動塵封的心弦,讓他有一種想哭的感覺。
他忍不住開口問:“是什麼曲子?”
“……驪歌,告別時唱的曲子。”郭臨川微微一驚,這麼長時間,他竟沒有察覺到身後有人。
“應該是驪駒之歌吧,誰教你的?”
郭臨川心翼翼答道:“時候到集市去賣獸皮獸骨,碰到一個落魄的書生,行李被偷了,大伯可憐他,讓我給他兩個饅頭,他就教了我這首曲子。”
荀冶沒有起疑心,他輕輕歎了口氣,自覺心境再難保持平和,受累不淺。他沒頭沒腦了一句:“這曲子,你以後不要再唱了。”
郭臨川愣了一下,急忙應了個中一陣竊喜。
“既然凝成了道胎,明你就留下吧——”荀冶上下打量著他,微微皺起眉頭,伸出食指搭在他頸側,探測那一點活潑潑的元氣眼中閃爍,此隱彼現,密若繁星隨之變幻不定。
郭臨川被他看得心裏發毛,惴惴不安問道:“前輩什麼問題吧?”
荀冶閉上眼睛,似乎在思考什麼棘手的難題,過了良久,他才開口道:“下劍宗,以昆侖為尊,昆侖劍修,講求以武入道,我仙都派承昆侖心法,入門的第一步,就是開竅穴,通經脈,引元氣,凝道胎。你做得很不錯,一舉貫通陽蹺兩條脈絡調和,水火既濟,凝成的道胎勉強可列入上品,將來成就不可限量。”
飲水不忘掘井人,郭臨川恭恭敬敬道:“全靠前輩指點機緣,在下銘記在心,須臾不敢忘。”
“那是你的運氣。吞服內丹凝成道胎,通常隻能得下品,沒想到你竟然……苦道人選中的那兩人,資質在你之上,也隻凝成中品道胎,隻可惜,內丹中元氣雖能衝開閉塞的竅穴,卻也過早促使你體內經絡塑造成型,達不到後巔峰的大成境界。”
“什麼是後巔峰?”
“全身三百六十五處竅穴盡開,貫通十二經絡和奇經八脈,稱為後巔峰,修劍事半功倍。據昆侖派的開山祖師,就是習武至後巔峰,而後一朝悟道,踏入先化境。”
郭臨川有自知之明,後巔峰的大成境界,以他的資質,想都不要去想,能夠凝成道胎,在仙道路上踏出關鍵的第一步,已經是值得慶幸的事了。
“這幾你暫且自行修煉,等我回來,再引你去見掌教,正式列入仙都派門牆,到時候再看哪位師弟有意收你為徒。”
郭臨川斬釘截鐵地:“我願拜在前輩門下。”
荀冶看了他幾眼,曬笑道:“我雖是掌教的首徒,修為卻不高,否則的話,也不會來指點你們這些新入門的弟子了。”盡管是自嘲,他的語氣裏,卻透露出無奈和蒼涼。
“仙道之途,機緣和運氣並重,能凝成上品道胎,是我的運氣,拜在前輩門下,是我的機緣。”
荀冶低頭沉思片刻很好,與眾不同。也罷,難得你有這份心,我就收你為徒。山下就我一人打點,收個徒弟搭把手,在情理之中,想來掌教也不會有異議。”
郭臨川得他應允,當即跪下,結結實實磕了八個頭,叫一聲“師父”。
成道胎後,下一步是溫養和壯大,這要花一番水磨工夫,急不得,我傳你一篇溫養道胎的口訣,你仍然到苦汲泉邊修煉,那裏地元氣充沛,利於修行。”
荀冶口授了一篇口訣,待郭臨川記熟,又逐句解釋,指點他溫養道胎的訣要和心得,直至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