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節 你可準備好了(1 / 2)

有了大長老的這一番話作鋪墊,接下來的七場試劍,變得異常激烈,交手的直係弟子,半數以上都踏入劍芒境界,更有一人練成了劍氣,輕易就戰勝了對手。

七場試劍持續的時間都不長,一盞茶工夫就分出勝負,郭臨川見識到了劍芒的種種運用,大開眼界,像丁一氓那樣催動劍芒砍人,看著挺威風,其實是最拙劣的手法,將劍芒運轉隨心,與普通的禦劍沒並有太大差別,飛劍依然是飛劍,隻是在最致命的時刻,劍芒才驚鴻一現,如死神的鐮刀,收割了犧牲品的隨即又消失無蹤。

在某種意義上,劍芒的出現讓禦劍術發生了本質的飛躍。

然而無論劍芒的閃現是如何突兀,鶴山道人和邢越總能在間不容發之際出手阻止,舉重若輕,仿佛一切都是事前計算好的,旁人或許沒有留意,樸衛卻一一看在眼裏,白藏道人的三個徒弟,支撐起了整個昆侖派,他內心縱然不情願,也終得承認,這些不是自己所能及。終其一生,他永遠隻能默默站在他們身後,仰望他們的背影。不過,站在勝利者一邊,也沒什麼不好。

九場試劍,一人二勝,一人一勝一負,二人一勝,四人一負,八人中,除了勝一場郭臨川和丁一氓外,其餘六人的試劍都結束了。

月近中,已是子時前後,鶴山道人叫到了寇玉城的名字。

寇玉城拜在浦長老門下修煉青冥訣,乃是浦羽的師兄,他資絕佳,進展極快,隻花了七年時間,就練成了“劍芒”。浦之瀾並不喜歡這個徒弟,始終對他淡淡的,其中的原因,一來寇玉城稟烈,拜師不久,就與浦羽發生衝突,狠狠揍了他一頓,二來寇玉城沉默寡言,對他也不甚尊重,除了修煉之外不發一言烈的人通常外向,沉默寡言的人通常內斂,然而南轅北轍的兩種脾氣,卻同時出現在寇玉城身上,讓人難以理解,不好相處。

在流石峰上,寇玉城一直獨來獨往,沒什麼要好的朋友,浦之瀾對他很頭疼,私下裏對兒子,寇玉城是“養不熟的狼崽子”,這個法不知怎麼傳了出去,大夥兒背地裏都叫他“寇狼”,不過當著他的麵,沒有人敢提。

鶴山道人發覺了寇玉城的賦和他所處的窘境,將寇玉城叫到鬆濤閣,與他談了一席話,寇玉城在熊羆崖枯坐了三三夜,當下辭別師門,孤身一人前往蠻骨森林潛修,一去就是十年,帶著滿身傷痕,重新回到流石峰上。

十年的苦修並沒有磨去他的棱角,浦羽自覺修為大進,足以一雪前恥,當著師兄弟的麵向他提出切磋一二,浦之瀾雖覺不妥,也沒有出言反對,誰知寇玉城哼了一聲,根本不予理睬。浦羽隻以為他膽怯,禦劍上前,正待幾句調侃的話,眼前黑影一閃,飛劍斷為兩截,胸腹之間血光迸非浦之瀾及時揮劍護住兒子,浦羽難保。

盛怒之下,浦之瀾禦起秋鴻劍,將寇玉城殺成重傷,逐出師門。也是因此契機,浦之瀾才決定將秋鴻劍傳於兒子,助他煉成本命飛劍。

沒有人收留寇玉城,他隻能在熊羆崖上默默舔著傷口,熬過了一個苦寒的冬花開時,他出現在舍身崖上,獨來獨往,茹毛飲血,多與妖獸毒物為伍,絕少與人交談。

這次歲末試劍,是掌教將他帶來的。

參加試劍的同門大多麵生,既不知他們師承,也不知他們修為如何,寇玉城放眼望去,見到向漁一襲白衣,卓爾不群,記起在舍身崖曾見過他的身影,也算有緣,便伸手指了指他。

向漁心中屬意的對手本是郭臨川,被樂慕山捷足先登,搶先向郭臨川挑戰,以為挑了個軟柿子,結果撞在鐵板上,臉麵丟盡。歲末試劍就是這樣,機會明明擺在眼前,卻很可能與你擦肩而過。他看了郭臨川一眼,暗暗歎息,寇玉城選中他作對手,那麼今年的歲末試劍,是無望與郭臨川交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