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山道人端坐在鬆濤閣中,食指輕輕扣著桌麵,若有所思,郭臨川垂手站在下首,側耳恭聽。
窗外,鬆濤呼嘯般湧來。
“你已經知道,所謂洗鹿訣就是狐劍訣,大凡修仙之人隻知‘狐訣’之名,殊少聽聞劍訣藏於洗鹿劍中,阿阮為避人耳目,將其喚作洗鹿訣,並不是有意瞞你,如果她現今安然無恙的話,這些話本該由她來對你。”
“狐劍訣源自狐族,與下所有劍訣背道而馳,以妖丹役使飛劍,另辟蹊徑,所謂獨一無二的役劍術,指的就是狐訣。役劍與禦劍各有所長,役劍的長處在於分心兩用,對敵之際有諸多變化,能以弱克強,出奇製勝,其不足在於無法修煉到‘劍靈’境界,妖丹飛劍的靈不能與劍靈相比。”
鶴山道人凝視著他,頓了頓,“我本打算在你妖丹大成後再告訴你這些,以免影響心境,修為止步不前,現在看來,等不到那時候了。”
“晏子平告訴你的並不完全,他與狐族過從雖密,對狐訣卻所知不多。你心中想必有很多疑問——我們從最初的源頭起,赤霞穀中眾多弟子,阮靜為何單單選中了你。”
仿佛時光倒流現,郭臨川又回到赤霞穀中,仰頭望著桃樹枝上那個老氣秋橫的蘿莉,梳著雙髻,膚光勝雪,兩隻腳一蕩一蕩,手裏拿著半隻桃子,嘴角猶有亮晶晶的汁水。
他有多久沒有見過她了?一年?兩年?他思念她嗎?
鶴山道人的聲音悠悠響起:“其實道理很簡單,你凝成的道胎稱為蹺’,唯有蹺’才能修煉狐訣。人身有十二經絡和奇經八脈,狐體內卻隻有兩條,究其竅穴走勢脈陽蹺脈相仿佛,因此狐族的一位前輩突發奇想,改造狐訣,使得人身亦能夠修煉役劍術,他設想了種種可能和修煉之法,封印在洗鹿劍中,傳與後人,這就是狐訣的由來。”
“臨川,你修煉的狐訣,與昆侖四訣相比,在紅蓮上,與青冥訣相仿佛,略遜sè於最強的混沌訣。”
郭臨川心中一動,掌教忽然改變了稱呼,顯然是正式認可他了。
“以人身修煉狐訣,有五大難關,道胎,凝種,熔丹,塑體,劫,度過這五重難關,才算修煉成。”
鶴山道人曲起五指,向他逐一講解。
“道胎”指修煉狐訣必須是上品道胎蹺”調和,水火既濟,比三百六十五處竅穴全開的後巔峰更難得,郭臨川僥幸凝成蹺”,更為難得的是,他吞服妖獸錦文鼠的內丹,運用外力衝開閉塞的竅穴,體內經絡過早塑造成型,再怎麼修煉,都達不到後巔峰的大成境界,這對修煉狐訣來,反而是可遇不可求的絕佳機緣。
鶴山道人的師弟嶽朔亦是蹺道胎,他資過人,得師門悉心栽培,用功又勤,周身竅穴全開,結果在修煉狐訣前,不得不強行閉塞不相幹的竅穴,單單留下脈和陽蹺脈,吃了不少苦頭,白白浪費了三年光yīn。
“凝種”指狐訣入門的第一步,以血祭引動口訣和修煉法門,並不艱深,無非是從道胎釋放元氣,循著脈和陽蹺脈逐一撼動竅穴,在其中留下一點元氣種子,也就是妖丹的本源。“凝種”的艱難在於以人身修妖,逆而行,毫無規律可循,當初改造狐訣的那位前輩乃是狐族的妖修,他別出心裁創出的結丹之法,並未經過試練,其中不乏異想開之處,成功與否全憑運氣。
度過“凝種”的難關後,接下來就一馬平川,洗鹿訣的第二篇不過是吸納地元氣,逐漸壯大陽蹺兩條經脈中的元氣種子,如河蚌孕珠,錙銖積累,有上好的丹藥,在地元氣濃鬱之地修煉,多則三年,少則半載,就能達到圓滿境地,將洗鹿劍攝入體內。
“熔丹”指將竅穴內的元氣種子引入丹田,熔煉壓縮到針尖大,進而融合為一體,凝成妖丹。熔丹講求以肉身為爐,以元嬰為餌,以元氣為火,方法因人而異,妖火丹火真火毒火皆可,其中的微妙變化之處,隻可意會,無法言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