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節 掌門史木魚(1 / 2)

遺下攝魂訣內卷和青蜂劍的前輩,乃是役魂宗第一十三代掌門史木魚。

役魂宗地處南蠻,傳承鬼魂之道,門下弟子眾多,修為高下幾乎全部維係於“魂器”。所謂魂器,指的是拘攝溫養精魂的法器,能容納數十道精魂的魂器,稱為“十相”,容納數百道精魂的,稱為“百相”,放眼下,上好的“魂器”極其難得,高明的製器師能冶煉法器法寶,卻無一敢聲稱冶煉“百相”,“百相”的產生相當於瓷器燒製過程中的“窯變”,不可控製,無從預期。

史木魚投入役魂宗時,宗門業已式微,受毒龍教和獸王宗欺壓,在南蠻之地根本排不上名號,門下人丁寥落,資源匱乏,內外交迫,到史木魚這一輩時,已是連續三代一脈單傳。

史木魚驚才豔豔,花了十年工夫,把師門法術演練純熟,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以他的資質,本可成就一番功業,隻可惜宗門的典籍和魂器早在多年前散逸殆盡,不知所蹤,役魂宗幾種極厲害的法術,如分魂術、附魂術、煉魂術就此失傳,他受製於瓶頸,無法更進一步。

師父臨終之時將宗主之位傳與史木魚,叮囑他務必把役魂宗一脈傳承下去,薪盡火傳,綿綿不絕。史木魚是個極有見識的人,他深知欲振興役魂宗,必先找到散逸的典籍和魂器,於是他找了個道觀皈依三清,作道士打扮,孑然一身雲遊下,大海撈針,期間曆盡艱險,置生死於度外,始終不該初衷。

史木魚用盡種種手段,不拘粗細,明搶暗偷,去蕪存菁,搜羅到宗門典籍不過十之二三,且殘缺不全,疑難重重。這一日,他行至大江邊,望著奔騰東去的江水,駭然發覺自己須發已白,二十年光陰悄然流逝,他已經垂垂老矣,時日所剩無多,而中興役魂宗的希望依然渺茫。

痛定思痛,史木魚回想過去種種,終於下定決心,在江邊結廬而居,苦思七七夜,將殘缺的典籍連同二十年來涓滴收羅的雜學拚湊在一起,整理為內外二卷,命名為《攝魂訣》。外卷錄法術,詳述攝魂術、搜魂術、安魂術的修煉之法,分魂術、附魂術、煉魂術也有提及,僅存其名,留待後人補全。內卷為劍訣,共分五篇,第一篇是祭煉飛劍的總綱,後四篇是修煉神通的法門。

史木魚並非劍修,攝魂劍訣也不能修煉劍芒、劍氣、劍絲、劍靈,而是另辟蹊徑,融彙攝魂、煉祭、役魂等多種法門,旨在把妖物的精魂煉入劍中,使飛劍擁有種種神通,堪與法寶媲美,即使本身修為不足,也能憑借劍中的精魂與高手抗衡,利在速成,並非劍修正途。

修煉攝魂劍訣,須有一柄魂器飛劍,煉入精魂少則數十,多則上百,數量越多,飛劍的威力越大。隻是劍訣易成,魂器難得,史木魚手裏隻有一把師門留下的溺水匕,能容納的精魂數量有限,不足以將攝魂劍訣的威力發揮到淋漓盡致。

道酬勤,或者説,瞌睡送枕頭,不久之後,史木魚便從一處古修士的遺跡中找到一柄上好的四魂劍,從質地看,是第一等的“百相”魂器,彌足珍貴,隻是讓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這柄飛劍卻隻能容納區區四道精魂,威力有限。他嚐試著煉入精魂,發現四魂劍煉入第一道精魂十分順利,與通常的魂器無異,但對第二道精魂極為挑剔,不是隨便什麼精魂都能煉入劍中,一不ia心,精魂湮滅,前功盡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