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序言學習的新時代(1 / 2)

推動學習藝術發展的四種力量

有四種強大的力量正聚焦於學習的藝術,從而提高這門藝術,並使它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受人歡迎。這四種力量都是正在現代社會中形成的新文明的重要階段。它們便是新知識、新閑暇、新失業和新個人道德。

新知識

新知識並不值得在此描述。每一本健康向上的雜誌、書籍、報紙、演講和廣播訪談都在反複強調它。人們正在越來越快地發現前所未知的、令人震撼的事實真相。各種新鮮事一天天與日俱增。沒有人能阻止它,也沒有人能深刻領會它。你讀過愛因斯坦先生的最新作品嗎?使木材馬上具有防火和防水功能的新型化學物質怎麼樣?在遠離亞馬遜河上遊源頭處發現的石油如此豐富,甚至所有南美國家的政治都將因它而改變。如今人們在說,是震動引起了恒星的形成和分解。打破壞習慣的最好方法,便是努力維持壞習慣。於是,壞習慣就不斷延續下來。你願意和自己的同代人保持聯係嗎?如果願意,就必須學得更快更多。不出一年,你就會揭開比亞裏士多德一輩子了解的還要多的事實真相。要想保持這種速度,難道不應該成為掌握學習藝術的行家裏手嗎?

新閑暇

本書的多數讀者對新閑暇同樣不陌生,甚至認為是理所當然的現象。

它已經變成一件多麼令人難以理解的奢侈品!愕然、驚奇、討厭,這都是人們對它的態度!在休閑方麵的多數問題,社會傳統都無法提供滿意答案。

從手工勞動者到工業巨頭和大學校長,工作日都正在縮短。假期延長了;精明人甚至省出白天的時間,發明某種小伎倆延長歡樂時光。機器開始從事笨重勞動。有經驗的組織者使人們在商店和工廠就能成倍提高產量,而根本不用投入更多的精力。人的智力不過才剛剛開始向文明社會滲透,而一個獨立的想法就能自動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整個世界彌漫,一轉眼便能改變商業和製造業。每天工作6小時、每周工作5天的工作製已經普遍實行,很快將成為數百萬人效尤的習慣。

你該幹什麼

那麼,人們在空閑時間應該幹什麼?當擰兩下收音機的調諧度盤,廣播節目便會帶來比以前用手指彈奏的更優美動聽的音樂時,為什麼還要學習彈鋼琴?作家可以通過無線電廣播或在流行雜誌中與你聊天時,為什麼還要讀書?當罐頭廠可以安排最優秀的廚師設計美食菜單,並拿著罐頭送到你家門口的社區,為什麼還要學烹飪?

許多事物威脅和破壞著社會的進步,新閑暇就是其中之一。而正是這些社會特征,使文明人處在比原始人更高的層次。據說,“衡量文明的標準,就是放棄眼下享樂留作將來備用的能力”。但是,已經從世世代代勞動者和思想家身上得到回報的新閑暇,幾乎看不到眼前有什麼值得為之奮鬥的東西;因此它便停下來,沉湎於短暫的歡樂。

現在,大部分人正在不時享受著這種沉湎。但是,一輩子沉湎於這種閑暇似乎不值得提倡——即便對一頭豬也是如此。數萬美國人理解這一點,從而千方百計躲避這一災難。他們開始懂得,從長遠來看,隻有一種辦法可以解脫:必須在勤奮工作或有益的娛樂(比如益智類活動時間可以帶來的娛樂)中培養自己最優秀的品格,而這意味著重新掌握學習的藝術。

新失業

第三種力量即新失業,它還沒有得到社會明確公認。其實,有些政治家一提到美國總統赫伯特.胡佛就會仿效;他們裝出愁眉苦臉的樣子,堅持認為有關瘟疫的傳言完全被誇大了。不過,他們自己的統計學家仍然還在暗地裏唱著反調。各行業發生的深遠變革,使工程師每天都在失去工作崗位,而他們曾經是這些領域的行家。數萬名經過多年自學、把自己培養成教師的女性,如今卻無法保住飯碗。正如我在“美國人思維的曙光”一文(我在文中對最高層科技工作者的發展機遇進行了研究)中證明的那樣,我們惹惱通行的文明社會發現:要想雇用那些在工作中能充分展示才華、欣然承擔責任、甘願付出體能的人,已經越來越難了。在工業需求發生變化而導致的所謂“技術性失業”的基礎上,我們又加上了範圍更廣、讓更多人心煩的失業,這種失業的起因是幾乎所有職業、美術界和技術領域以及有工作等人去做的相關行業,對高級人才的需求日益萎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