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學習設備並不過於重要(1)(2 / 3)

因此便出現了這樣表麵上的悖論:從絕對意義上講,和向大師及其著作學習相比,你往往從可為你提供的更少學問的書本和老師那裏反而學得更多、學得更快。許多學習者都無法接受這一道理。他們認為自己必須隻學習最優秀的著作——即最偉大的專家所著的最精彩的論著。嚐試之後,他們卻不得要領而且灰心喪氣。於是,他們便詫異於某位朋友閱讀一本廉價的函授學校教材,或聘請某位成績糟糕的學生作老師,卻也能取得相當大的進步。這就像某個自以為買一根100美元的魚竿、所能買來的一切適於高級釣魚者的魚鉤、價值40美元的長統靴,便能釣上小溪裏最大鮭魚的有錢人一樣。而隻有用手工製作的胡桃木魚竿和一小罐蚯蚓垂釣的頑皮小男孩才能將那條最大的鮭魚釣回家。

我曾經聽過許多最優秀的老師訓導,這些老師中,部分也是知識最貧乏的人。悲哉!一些將心思用在亮閃閃的長褲和光禿禿的腦門上的索然無味的老學究,卻能輕鬆、優雅而準確地給我以啟迪。如果再將這些老師說具體一點,我在學數學時遇到的兩位最差勁的講師本身就是天才或“準天才”。這兩個人當中,較偉大的那位是已故的亞曆山大.茲韋特,根據年刊的記載,他不僅是一位偉大的數學家,還是最有魅力的男人之一。

不過遺憾的是,對多數大二學生而言,微積分對於茲韋特就像足球對於他們那樣簡單。他教微積分時想到哪說到哪,也不作注解,多數時候甚至連黑板和粉筆都不用。他似乎無法理解為什麼多數學生在學習微積分方麵天生就是笨蛋。所以說,他的思維從來和大二學生的思維不一樣,而這些學生也學不到什麼知識——起碼在我上麵提到的那一時期學無所成。

提所有這些觀點我自有道理。作為學習者,你必須糾正這樣一種觀念:在學習某門學科時,特別在起步階段,隻有在最優秀的權威指導下,或者閱讀他的作品,你的進步才最快。學習的水平並不等於老師的名聲和成就的水平。決定學習水平的因素隻有一個,即你與學習內容之間的聯係。

為學習準備適當設備

讓我們再回到具體學習用具問題上來。學者們對此嗤之以鼻,但我卻相信他們的嘲笑沒有理由。對90%的學習者來說,學習用品對學習的幫助極大。其中以下用具尤為重要:

1.一台打字機。手寫已經過時,而且即將淘汰。寫得再好也不過達到半清晰狀態,寫得太差會潦草而難以辨認。手寫的時候慢,寫完後讀起來速度就更慢。人生時光都在手寫上浪費掉了。我希望看到以拿筆寫信為恥的那一天盡快到來。

2.一個文件櫃。這種東西的必要性不言而喻。我前麵已經對此說得夠多了。

3.用於整理圖書、小冊子、筆記、標本以及其他唾手可得的東西的架子。

4.一張寬敞的書桌,上麵備有鋼筆、鉛筆、彩色粉筆、橡皮等等物品。

5.一麵大牆壁,上麵可以張貼學習大綱以方便隨時檢查。這一設備的優點自然取決於學習者的視覺敏銳程度。沒有這東西,我幾乎什麼也學不成。

除這些基本學習用具外,再具體介紹任何學習用品都沒有意義。如果說還需要什麼,那要由具體的學習內容來決定。如果學的是音樂或一門外語,用於錄音的留聲機則極有價值。而如果研究礦石或昆蟲,學習者必須有顯微鏡。如此等等,不勝枚舉。

用上你的收音機

將一台帶有日曆的收音機掛在某個顯眼位置。用收音機學習的機會正在急劇增加。你將發現收音機定期提供許多有用的課程。讀讀日報,看看這些課程都有哪些。

如果某門學科你希望去學習,卻無法通過無線電傳播,可以給主流廣播公司寫信,將這一情況告訴他們。如果許多人都這樣做,也許就能說服廣播公司提供所有他們想要學習的課程。廣播教育尚處在萌芽狀態。應該通過這種神奇的媒介教些什麼,那可要由你——學習者來決定。

為現代生活三門主要學科準備基礎用書

現在來看看初學者學習20世紀文明最重要的三門學科需要哪些書籍和其他用具。我希望你能想起:我在本書開頭曾解釋過地理、心理學和數學(每門學科都是從最寬泛的意義和範圍上講的)是怎樣、又是為什麼構成了現代文化的基礎。要想學習這些學科要有個良好的開端,可以聽從某些專家的建議,這些人已經做好了準備,為你提供了以下意見。我們先來看看允.拉塞爾.史密斯教授擬出的書目。他的通用理論作品就像其經濟地理學著作一樣聞名全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