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穎奇
在改革開放的30年中,中關村迅速崛起、名聲大振。繼80年代白手起家的柳傳誌、王選這些創業前輩之後,近年來,大批海外留學生雲集中關村。他們滿懷著愛國之心、創業之誌和反哺之情,懷揣著文憑和專利,帶領著自己的團隊,引來了海外的理念、項目、資金和市場,在中關村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創新創業熱潮。海歸企業在大型軟件、集成電路、無線通訊、生物製藥、環保節能等領域,不斷地創造出驕人的業績。這其中鄧中翰、張朝陽、李彥宏、周雲帆、韓庚辰、嚴望佳等諸多海歸人物成為在中關村萬名海歸中的傑出代表。
中關村管委會自2004年以來,每年表彰50位優秀海歸創業者,並為他們著書立傳,形成了中關村海歸係列叢書,到本書出版時,足足265位。他們中有些已經大獲成功,蜚聲國內外,有些正在苦苦打拚,在研發和產業化的道路上推進,有些已經占領了國內外相當的市場份額,還有些在納斯達克資本市場上捷足先登。這些海外碩士、博士在中關村的創新創業熱潮正說明了中關村這塊熱土的吸引力,也慰藉著創業先輩、鼓舞著後繼來者。記錄下他們的創業曆程、回國感悟和團隊精神,就是記錄下中關村的時代脈搏和前進步伐。無論這些海歸明星們未來將走向何處,他們都已經並將繼續為中關村帶來驕傲和榮譽。如果說他們代表著中關村的現在,更應該說他們是中國高科技未來的人物。
中關村管委會、中關村五家海外聯絡處、中關村26家留學人員創業園以及方方麵麵為海歸服務的同事們,委托本係列圖書的編寫組、作者和采訪人員對這些海歸的個人背景、海外經曆、回國曆程和創業發展做了初步的跟蹤和報道。通過這五本係列叢書也能看到中關村為海歸企業的服務體係。“建設中關村、服務留學生、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是我們的共同心願。與高科技同行就是與時代同行,與留學生為伍就是與國際為伍。把每一件簡單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全心全意、誠心實意地為海歸創業服務的這支隊伍不僅要有熱情,而且要有胸懷。“成功不必在我,成功我在其中”已經成為我們的共識。
中關村已經為中國的高科技做出了重大的曆史性貢獻。中關村已經成為名符其實的中國高科技企業的孵化器,已經帶領中國社會進入了信息時代。展望未來,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中關村必將在市場化、國際化、法製化的道路上繼續發展,並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的創新中心。這有賴於中關村一代又一代人的艱苦努力。我們的目標就是要在中關村不斷地研發出一批又一批的一流技術,培養出一批又一批的創業企業家,推出一批又一批的知名品牌,走出一批又一批的中關村的跨國公司。
這隻是個時間問題,且拭目以待。
2008年12月10日
第一章 說說我們的中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