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中關村的美好未來 (1 / 1)

中關村已經曆盡艱辛走過了輝煌的20年,成為中國的創新中心也正在步人世界創新中心的行列。這期間中關村人親曆親見中關村的巨變,極為欣喜極為欣慰。這期間經常遇到國內外人士與中關村人討論中關村的未來,比較中關村與築波、新竹、索菲亞、大德和矽穀的差距。在我們與這些國際高科技區域合作交流的同時,我們不能不承認美國的矽穀是中關村真正應該學習和追趕的榜樣。如果有人一定要問中關村和矽穀有多大差距,中關村和矽穀的兩張區域地圖就在明確地提醒著我們差距巨大,提醒著我們不能自滿更不能狂妄。與矽穀相比中關村雖有朝氣但仍顯單薄。麵對矽穀地圖上一百九十多個世界著名企業的標牌,我們必須認識到其中絕大部分公司都超過我們現有的中關村王牌。矽穀的總產值相當於中國GDP的六分之一,而中關村對北京市的貢獻也隻有18%。50年來,美國矽穀曾經帶動全世界的電子管、半導體、集成電路、互聯網和清潔技術的發展潮流,中關村目前充其量也隻在中國成為龍頭老大。對矽穀的學習和追趕還需要幾代中關村人的努力,如果不是100年至少還需要50年。

這也許是中關村人的夢想。但這些年來我們不是在不斷地實現自己的夢想嗎?我們不斷地在實現著自己翻兩番的夢想,我們也不斷地在實現自己樓房汽車的夢想。我們不斷地在實現著奧運和體育大國的夢想,我們也能夠實現追趕矽穀的夢想。全世界已經看到並將繼續看到,中華民族的和平崛起和偉大複興隻是一個時間問題,不是任何力量能夠阻擋得了的。同樣,中關村成為世界創新中心並不斷為中國的高科技研發和產業發展作出巨大貢獻的願景也是一定能夠實現的。

隨著我們機製體製的創新,隨著我們大批人才和海歸的創業,在未來的路上無論出現什麼樣的艱難困苦,無論國內外有什麼樣的風雲變化,中關村的大學都在,中關村的人才都在,中關村的創新基因都在。我們完全有理由期待在未來的歲月中,中關村人和中關村的企業,一定能夠不斷地研發出一批又一批的世界一流技術,培育出一批又一批的領軍人物和企業家,推出一批又一批的行業知名品牌和產品,從中關村走出一批又一批的跨國公司。

這就是我們的中關村,這就是我們為之奮鬥也為之自豪的中關村。

2008年12月8日

於中關村管委會

第二章 改寫150年電表技術史的80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