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贏在中國更贏在內心 (2 / 2)

用戶和訪問量增長的同時,與麥芽網合作的網絡購物商家也在迅速增加。祖崢現在每天都會接到很多電話和E-mail,加之麥芽網購物搜索的平台逐漸成熟,現在已經有近200家B to C商家與麥芽網建立了合作關係,而且這個數字還在增長。而在參賽之前,祖崢去跟商家談合作的時候,總是要做大量的業務模式解釋和企業誠信度說服工作。因為誠信體係的缺失本就是國內創業企業麵臨的一個環境缺陷,再加上麥芽網的服務是基於網絡的服務,而不是一個實實在在的產品,要想讓人相信,的確不容易。但是,祖崢參加“贏在中國”之後,一切都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著。

很多人都說,比賽是比賽,現實是現實,包括“贏在中國”的評委也說,場上贏不代表場下贏。的確,創業並非是照本宣科的模仿和實踐,大多數時候是在趟一條前無古人、無人隨行的路,前途未卜。

祖崢也覺得,在比賽中,選手的首要目的是贏得比賽,因而會更重視自己的表現,而且要在短時間內做出判斷與決策,難度很大。比賽和創業完全是兩回事,但祖崢認為,比較而言,比賽要比實際創業的過程還要難一些。

但無疑,祖崢的收獲是巨大的,除了季軍的獎金-500萬元風險投資外,對他個人而言,最大的收獲就是通過和其他選手的合作,以及評委的點評和提醒,今後在創業中犯原則性錯誤的幾率將大大降低。祖崢相信,麥芽網不會因為他個人的失誤而走向一個錯誤的方向。

贏得季軍的祖崢是“贏在中國”第三季比賽中成績最好的一名海歸。在一般人看來,海歸回國創業應該有巨大的優勢:語言的優勢、視野的優勢、從業經驗的優勢和技術的優勢。但是在“贏在中國”的比賽中,90%的海歸選手在沙盤演練環節就早早地被淘汰了。祖崢認為,海歸是個讀書人的群體,讀書人在強烈的對抗性活動中缺少霸氣,因此會輸給那些在市場中曆練已久的創業者。

在整個比賽的過程中,祖崢體驗最深的就是創業的激情,不管是因為與生俱來的創業夢想,還是因為走投無路的孤注一擲,普通人為一個夢想的堅持和努力,會散發出別樣的人格魅力。但是祖崢非常明白,激情是創業所需要,理性的判斷和專注的堅持更是創業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