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複仇(4)(1 / 3)

這山東先生教徒弟與眾不同:他先讓徒弟變為無神論者,然後方傳真經。可謂學會“掛羊頭賣狗肉”了,方能出師。每每上課,均要引經據典,大講曆史掌故。從伏羲於蔡水得白龜畫八卦講起,一氣說到陳州太昊陵北的蓍草園。說是武王伐紂時,就曾用“神蓍”占卜凶吉,結果“龜焦蓍拆”。按照迷信,就是神明不允許出征,但武王還是出了兵,而且一舉擒紂。講起呂才的《敘祿命》,更是滔滔不絕。說是秦始皇,生辰是歲在壬寅,此年正月生者,命當背祿,法無官爵,為人無始有終,老而彌吉。唯建命生,法合長壽。但事實上秦始皇貴為天子,壽命卻不過五十歲,可見祿命之說不驗……如此等等,卻也大開了徒弟們的眼界,然後集其大成,從高就低,鳥瞰人生,自然能出高手。

馬步雲在曹州住了半年之久,見識倍增。他雖不識文墨,但那先生深入淺出的比喻頗使他頓開茅塞。每天晚上上課時分,他正襟危坐,聽到絕處,禁不住讚歎;聽到疑處,便大膽發問。他問先生說:“您讓我等不信神明,心不誠安能靈焉?”先生笑曰:“不信則靈,信則不靈。郎中信鬼邪終不為好郎中,天子信神明終不為明天子。世間事,旁觀者清。昏昏於中,不可自拔,終不成大器也!”馬步雲當即又問道:“您老用何方給徒兒算得準?”那先生說:“你沒進門,我就聽到了竹馬響,所以我斷定你是盲眼人。輪到你報生日時辰之時,你一氣說出,可見早已熟爛於心,因而我猜出你我乃是同行;聽你口音,黃河以南五百裏開外人士——這些均用以耳。若按《祿命書》所說,你的生辰實屬帝王之命,而你是盲人,便隻能從地域上找出路——這歸於心!”

天機道破,使馬步雲學到的東西頓時升華。死東西變為活東西,一目了然了。他連連三叩,用大禮拜了老師。臨走之時,那山東先生送給他一本《江湖大全》,並一再告誡道:“此種版本極少極少,萬萬不可丟失!”馬步雲如獲至寶,一再叩拜,方出曹州。回來之後,名聲自然大震,占卜拜師者絡繹不絕。幾十年過去了,徒子徒孫不計其數。每逢大節,糕點、壽禮要堆滿兩間房……他成了這一帶的江湖一霸——然而他不霸道。

當初萬林拜師時,是馬步雲晚年收下的最小的徒弟。跟馬步雲學藝,必得先學《江湖大全》上的江湖術語,對三教九流略知大概,然後再把“一流秀才二流醫,三流丹青四流皮,五流彈唱六流金,七僧八道九琴棋”的“中九流”熟記於心方才開課。

在輩分上,萬林雖小,但應得起師叔、師爺、師太爺之稱了。江湖上,大多都曉得馬步雲收下的這個小徒弟。這些年裏,除去與翠靈完親時曾來跪拜師傅認宗外,再也沒來過這裏。加之他丟卜從唱,連過年過節也不來上禮了。為此,馬步雲很是惱火,大罵萬林是江湖逆子,不肖的徒兒!好在馬步雲過分厚愛萬林,聽得萬林真的來了,也顧不得責過了。師徒二人幾年來互不相聞,馬老先生禁不住老淚縱橫。萬林見他念徒之心如此強烈,深感自己以往的不忠不孝,連叩幾個響頭,方才落座。

為了不使老先生過分傷心,直到第二天,萬林才向老師道出真情。聽了萬林的哭訴,馬步雲不由勃然大怒,先罵江木生畜生,後罵何大洪狗熊!罵畢,當即派人找回大徒弟、二徒弟、三徒弟……弟子一幫,圍坐廳堂,商談為萬林複仇的大事。

盲人複仇,很講究“戰前鼓動”。萬林從頭至尾訴說一遍,眾人禁不住怒火中燒,敵愾同仇,咬牙切齒,嗷嗷亂叫!馬步雲等眾怒勃起之後,才傳了旨意,安排了要領,定了日月。

複仇時間:五月二十五。

原來這些占卜盲人有條規矩:不論哪位師兄受欺遇難,隻要有師傅傳旨,定於某月某日在某地集合,是會相互傳訊,趕來拔刀相助的。這些社會的底層人,自然有他們獨特的結義方式。

五月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