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圖書館是第二課堂,那是相對於教室而言,相對於社會與人生而言,圖書館才是真正的終身課堂。學會利用圖書館就是具有終身學習能力的一個重要表現。而這種意識和觀念必須從中小學時期就開始灌輸。越是發達的國家,越是注重這種素質的培養。中學圖書館肩負著培養中學生信息意識與能力的曆史重任,這既是對中學圖書館工作者賦予的神聖使命,同時也是一個嚴峻的挑戰。如何更好地去激活、發揮、挖掘圖書館的作用和潛能,還需要我們不斷地去探索實踐。
三、構建學科信息資源庫
國家基礎教育改革的步伐在加快,新的課程標準已經頒發。新課標對老師的要求進一步提高,提倡教師用新的方法、新的理念去引導學生,所以教師自身的知識更新更為迫切。圖書館是教師汲取新知識、獲取新信息、增加新資料的最佳場所。為教學和教研服務,又是中學圖書館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圖書館的資源應該由印刷型資源和網絡資源兩部分組成。作為圖書館工作者,應該深入了解教學需求,為各學科構建資料庫。信息占有量和前沿性決定著教科研的準確性和前瞻性,因此,為各學科構建資料庫非常迫切,向各學科各部門做調查,了解教師的閱讀需求,在外出購書時帶著讀者需求有針對性地選擇購書,增加教育期刊的比例,建立合理的藏書結構和期刊結構。圖書館可借助網上的共享係統,開發網絡資源,以彌補自身資源的不足,從而從整體上提高自身的信息提供能力;可以在網上搜集下載多媒體軟件,分科存儲,為老師備課作參考,或按課程需要搜集各種聲音和圖片文件,供其選擇和參考。還可通過加強與國內院校圖書館,公共圖書館甚至世界各國圖書館網絡化服務的合作,共享其豐富資源,學習先進的信息技術,熟悉和掌握各種信息資源的特點,加快本館信息資源數據庫的建設,更好地為讀者服務。有條件、人手充足的圖書館,可以指定專人負責教研報刊雜誌和書籍的目錄編製索引工作。每期雜誌報刊到館後,及時將有關重要的文章目錄及主要觀點進行摘錄收集,輸入電腦,通過電子郵件傳遞。教師隻需坐在辦公室打開電子郵件,便能從檢索中找到自己需要閱讀的文章,然後到圖書館進行閱覽。這樣目的性更強,更節約時間。建立校園網後可開設電子剪報專欄,用掃描儀把報刊資料加以掃描,存儲為圖形格式或轉換為文本格式,或者從網上查找、搜索、選擇並加以下載,然後用網頁製作工具加以處理,使它能夠方便地在校園網上傳輸利用,電子剪報實現了信息數字化,易製作、易傳播、易管理,將是現代化學校的學校圖書館的服務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之一。
教師資料室的建設也應該成為資料庫構建的一個重要部分。教師資料室應收集收藏的資料主要有三大類。一類是必備的工具書,如《辭海》《百科全書》等綜合性工具書,與中學教育教學有關的專題或專科書目、索引、文摘、書評等二次文獻、三次文獻等。對於常用的工具書,如《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等,應注意及時購進新的版本,充分考慮其權威性和準確性。另一類是與中學教育、教學密切相關的報刊。閱讀教學期刊是中學教師更新專業知識,開闊視野,撰寫教學、教研論文,進行教學研究、提高自身修養和專業素質的最重要途徑。教學期刊的征訂應注意結合本校實際情況,做到既有側重又要滿足各學科教研和學校各方麵工作的需要。要廣泛征求各教研組、任課教師的意見,也要留意新期刊出版發行的動態信息。第三種是各學科各種版本的教材、教參、本校編寫的校本課程,以及本校教學教研活動中形成的各類教學業務檔案。另外,學校教導處教研室訂給一線教師的中高考的教學參考資料,也要注意逐年搜集保管,要考慮到形成資料的係統性和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