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2005年有許多重大事件發生,比如連宋大陸行、神舟飛天等等,但是2006年相對比較平穩,重大事件較少,常態新聞多。這個時候新聞如何報道的問題更明顯地擺到了我們麵前。
梁:2006年所有從事新聞類節目製作的人員都在影響力和收視率之間探求新路。影響力和收視率不是一回事,影響力是主打。影響誰?《中國新聞周刊》的廣告詞很好,“影響有影響力的人”。有些新聞即使收視率低也要做,因為有影響力,比如《直通“兩會”》,中央電視台不做誰做?我說,“兩會”不是“兩會”代表的“兩會”,而是全國人民的“兩會”。“兩會”代表是帶著民意來的,所以我們請一些省委書記、省長和普通百姓做對話,崔永元做主持人,沒有姿態,效果很好。小崔《我的長征》收視率低,做嗎?做,因為這是中國主旋律宣傳的一個創意方式。別人是在書本裏、電視上看長征,我們是觸摸長征,無數感人的故事發生在《我的長征》裏。當地老百姓像歡迎紅軍一樣歡迎《我的長征》劇組,這些東西給觀眾看,可能收視率沒有那麼高,但是能夠以實際行動影響一部分人。
另外,在影響力的基礎上,努力把收視率做高。這就要忍得住寂寞。中國電視經過多年的風光,浴火重生的日子到了。向上,你如何對接好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比如和諧社會、科學發展、自主創新等;向下,如何和老百姓真正貼合在一起,報道老百姓真正感興趣的事情?新聞最重要的是責任,新聞不談責任,中國電視還有前途嗎?
靳:我認為,目前中國新聞傳播的整體水平是滯後的,表現在什麼地方呢?傳統新聞觀把新聞的核心價值定位在“新近發生”,其實新發現、新感受、新理解、新角度全部都是新聞的核心傳播價值。當我們隻強調“新近發生”的時候,我們隻會搶著報道新聞,但是現在真正的新聞價值在於“延宕性”,在於新聞發生以後,能夠在多長時間內吸引受眾持續關注。所以,我認為新聞的“新鮮度”很重要,“新近發生”不重要,所以我把新聞定義為:大眾關注和能引起大眾關注的事件的報道。新聞和事件發生的時間因素沒有必然的聯係。知情權的滿足、對一個事件的理解、傳播的情緒都可以作為新聞的傳播範疇,我們的新聞理念要更新,才能和國際強勢傳媒機構接軌與對話。
梁:什麼是新聞?我認為有價值的就是新聞。尼克鬆“水門事件”,什麼時候出來什麼時候就是新聞,為什麼?它有價值。所以,事件類新聞必須做,但是趨勢性新聞更要做。沒有重大新聞事件,更可以督促我們讓新聞節目向本性回歸。目前的一個問題是,記者觀察較多,思考較少。事件性新聞可以通過觀察拿下,但是趨勢性新聞需要思考才能發現。比如流氓軟件,我們做了六七期,這是一個有巨大價值的新聞,每個人都身受其害、身受其苦。後來我們說不是一味打流氓軟件,而是要有建設性的報道:為什麼流氓軟件盛行?因為午餐不是免費的,“流氓”是免費軟件的贏利模式問題,這樣一來就成為一個思考性的新聞了。
胡:二位對民生新聞怎麼看待?
梁:什麼是民生新聞?目前沒有一致的定義,你的“民生”和我的理解不一樣,但是民生視角是可以的。因此,我覺得“民生”範圍不好定義,比如說買房子是民生新聞嗎?但是房子涉及多少“國計”的東西?關鍵看如何做、如何看。去年,我們做“節約在你我身邊”,比如節能燈隻要開不到四個小時,就不要關閉,因為一個小時之內一開一關,電比開四個小時還要浪費——這些東西都是“民生”,但和國家大政方針結合,就是節約型社會。
靳:在時政新聞為主體的中國,民生新聞為什麼有新賣點?因為它有民生態度、百姓態度、市場態度。電視新聞節目的核心價值不僅僅是資訊傳播和知情權的獲得,而是態度。央視《新聞聯播》的核心賣點是中國國家態度,地方台不具備這方麵的權威性。但是,地方台找到了自己的生存空間,就是親民的態度、題材、視角、語態等等。民生新聞目前很粗糙但市場能量卻很大,為什麼?其核心賣點是百姓視點和百姓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