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職業化、專業化:電視傳媒社會角色的重要轉型
20世紀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中國電視開始了全麵探索獨立的傳媒特征和藝術特征的大發展階段。電視也獲得了空前的發展機遇和曆史機遇,電視傳媒人在這一階段不辱使命,以“彙天下之精華,揚獨家之優勢”的指導思想,逐漸擺脫了模仿報紙、廣播、紀錄電影、戲劇、電影故事片等傳媒樣式和藝術樣式的幼稚階段,逐漸找到了屬於電視突出特點的傳媒與藝術樣態,並創造出了有中國特色的電視生產與傳播的獨特內容與形式。20世紀80年代中期,推出了一批具有經典意義的電視專題節目,如《話說長江》、《話說運河》等;一批具有重要社會影響的電視劇,如《紅樓夢》、《四世同堂》、《秋白之死》、《新星》等;一批具有原創意義的電視文藝節目,如“春節聯歡晚會”等。20世紀90年代以來,電視更是邁出了創新的步伐,推出了一批紀實體的紀錄片,如《望長城》、《讓曆史告訴未來》、《毛澤東》、《鄧小平》、《香港滄桑》等;一批產生了重要影響的品牌電視欄目,如《東方時空》、《焦點訪談》、《實話時說》、《新聞調查》、《藝術人生》等;一批觀眾喜聞樂見的各種大賽,如“青年歌手大獎賽”、“主持人大賽”等,還有一批大型直播節目,如“香港回歸”、“三峽截流”等,當然更有一大批各種類型題材的電視劇等。電視傳媒人在這一階段以其探索創新的勇氣以及高昂的激情,幹預社會現實,服務人民群眾,創造出了中國電視獨特的傳媒樣式、藝術樣式與熒屏風貌,為觀眾貢獻了豐富多彩的電視“作品”。這些使得電視當之無愧地成為當代中國的第一大眾傳媒,也使得社會對電視有了全新的認知,電視傳媒人職業化、專業化的角色形象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同,電視主持人、製片人、策劃人、製作人以及諸多的電視傳媒藝術的工種和製作環節,也為觀眾耳熟能詳。中國電視在這一時期的探索創新,令其他傳媒樣式和藝術樣式刮目相看,其較高的技術含量和藝術含量,也使得電視作為一種現代大眾傳媒的專業化程度大大提升。電視傳媒人的職業化、專業化角色既得到了社會敬重,也吸引了大量年輕的或其他行業的從業者們,帶著追求職業、專業理想、夢想的強烈願望,加盟到電視傳媒中來。
三、參與者、互動者:電視傳媒人角色的又一次重要轉型
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以來,中國電視整體上進入了產業化、市場化的探索階段,在激烈的市場競爭壓力下,電視傳媒受收視率和市場份額的評價標準牽引,不斷地嚐試小投入大產出、低成本高效益的電視“產品”生產與傳播的路徑,一批快餐式的產品被生產出來。這一階段,電視傳媒人角色已不再是令人仰視的“宣傳者”、“教育者”和受人尊敬的、具有較高技術含量和藝術含量的職業化、專業化電視人士,而是以“參與者”、“體驗者”的角色,來拉動觀眾的參與與體驗,吸引觀眾的注意力,“注意力經濟”因此成為當時時尚的新名詞。在各類選秀和競技活動中、在各類民生新聞中,電視傳媒人的角色不再那麼神聖,也不再那麼神秘。有時,為了高收視率,甚至不惜付出突破宣傳紀律和社會倫理規則底線的代價。對於電視“低俗化”的批評,也恰恰印證了此一時期社會與觀眾對電視的某種態度和評價。同時,由於電視藝術與技術的門檻逐漸下降(如DV已成為大眾的日常消費品,數字化技術使電視生產變得更加簡易和便捷),再加上電視傳媒教育的大發展,使得電視傳媒從業者隊伍迅速膨脹,這也使得電視傳媒內外競爭空前加劇,電視傳媒從業者生存壓力空前加大,急功近利的狀況導致了不少電視傳媒取向“泛娛樂化”,乃至“低俗化”。“紙餡包子”在這種背景下出現也就不足為奇了。
當然,作為黨和政府的喉舌,作為當前中國第一大眾傳媒,電視的宣傳教化功能和專業的技術、藝術品質,在大的方向上從來沒有被降低過要求,電視傳媒從業者相應的角色從整體上也還是令人尊敬的,隻是近些年,在空前激烈的市場環境中,電視傳媒人的生存狀況和心態出現了種種不適應、不平衡的情形。
麵對新的時代,麵對新媒體的挑戰,麵對觀眾不斷增長的文化生活需求,電視傳媒人如何調整狀態和心態,在“宣傳品”、“作品”、“產品”的生產與傳播的實踐中,科學地去把握,智慧地去創造,以健康良好的形象,不斷維護和提升電視傳媒的影響力、公信力和美譽度,這是擺在中國電視傳媒人麵前的一個重大課題,完成這一使命任重而道遠。
(本文發表於《國際新聞界》2007年第11期)
中國電視節目主持人的角色與責任
毫無疑問,電視節目主持人是當今社會最具影響力的人群之一,不僅對電視媒體本身有重要影響,對社會的影響力也同樣不可小覷。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電視節目主持人伴隨著中國電視節目一起成長,在不同的曆史階段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承擔著不同的任務,呈現出不同的特點,對中國電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在經濟全球化和媒介大融合的語境下,中國電視節目主持人將扮演怎樣的角色,擔當怎樣的責任?本文將對此做一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