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紀錄片在中國電視內容生產體係中的特質、地位與價值
自2005年以來,中國電視屏幕上相繼出現了《故宮》、《新絲綢之路》、《再說長江》、《大國崛起》、《香港十年》等諸多優秀大型紀錄片作品,在社會上不斷掀起收視熱潮,引起學界、業界與大眾的熱烈討論,並在中國電視內容生產中構成了娛樂節目之外的另一個亮點。這是中國紀錄片自上個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創作熱潮之後,又一輪新的創作高峰。仔細分析兩次高潮的特點會發現,區別於過去反映百姓生活的原生態紀錄片,新近出現的這次高潮以大型文獻紀錄片為主要特征。因此,有必要針對這一現象,在學術上明確文獻紀錄片的特殊價值,對文獻紀錄片的曆史發展進行梳理,認清文獻紀錄片在當今中國電視內容生產體係中的特質、地位與價值。其目的在於為今後中國文獻紀錄片的創作走向,乃至為整個電視內容生產的走向提供理論參考。
一、文獻紀錄片是紀錄片價值功能的本質體現
胡智鋒(以下簡稱“胡”):《再說長江》是近年來中國電視一個規模較大的製作,播出之後反響強烈。《現代傳播》每年都會選擇一兩個案例進行專門研究,您作為中央電視台的領導、該片的總監製,我們不妨一起來探討這一值得關注的電視個案。首先從“重拍”說起。在電視劇領域,經典翻拍、重拍比較常見,比如“紅色經典”,但是其他各類電視節目似乎並不多見,尤其像《再說長江》這麼大規模的重拍相當罕見。從23年前《話說長江》產生轟動效應,到20年後重新啟動《再說長江》這一大型項目,有人說這是“費力不討好”的事情,因為經典是很不容易超越的。您作為這一項目的主管台長,請談一談當時央視決定立項是出於什麼考慮。
張長明(以下簡稱“張”):首先我想說說“重拍”的概念。《再說長江》並不是在原來《話說長江》的基礎上,完整地對應著去重拍,而是把長江作為一個載體。20年來,長江發生了太大的變化。20年前,沒有長江三峽大壩的竣工;沒有重慶直轄市的建立;沒有青藏鐵路的通車;也沒有南水北調工程。因此,今天的《再說長江》是以長江為載體來講述長江,是在展示今日長江的過程中拿20年前《話說長江》中的一些影像作為資料——這是我理解的“重拍”。長江也是我們的母親河,也可以視作中華民族的象征,它代表著一種民族精神的指向。所以說,我們是以長江為載體記錄現實,見證曆史,給人知識,讓人思考。當初,我們在策劃這部片子時想達到什麼樣的社會效果呢?就是要接受、感染、共鳴,現在我覺得要再加上兩個字“思考”,要讓人們靜下心來,細細地品味,靜靜地思考。思考什麼呢?思考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我們的曆史、我們的情感,也包括我們個人的人生,因為20年來我們的社會確實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胡:23年前的《話說長江》營造了萬人空巷的收視奇觀,這與當時的收視環境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也就是說,那時的電視由於頻道、欄目、節目稀缺,常常可以產生“振臂一揮,應者雲集”的效應。而今天我們在籌拍《再說長江》之時,周邊的環境都已發生了變化,大到外部的政治、經濟環境,小到電視的收視環境,都不可同日而語。無論是風頭正勁的“超女”,還是讓人狂熱的世界杯,觀眾的收視期待發生了很多變化。在這種媒介環境中,“細細品味,靜靜思考”會不會成為一種奢望?您怎麼看待收視環境的變化對《再說長江》的影響?
張:我覺得應該用一種很平實的眼光和一種很平實的態度來對待這部片子,就是說,它並不見得是一播出就一定給人巨大衝擊,而是喚起人們對於我們的母親河、對於我們這個時代發生的變化進行思考,而且不同年齡段的人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20年前的《話說長江》之所以會有那麼大的轟動效應,其中一個原因就在於那時人們的選擇餘地小。今天的電視熒屏和20年前相比豐富多了,應該說人們對電視文化的需求更加能夠得到滿足。電視應該是一個豐富多彩的,能夠讓不同年齡段、不同文化層次的觀眾得到滿足,讓眾多的人喜聞樂見的一個載體。人們的收視習慣是多種多樣的,我們應該尊重並給觀眾更多的選擇空間。我覺得,電視的功能是多樣化的,有教育功能、服務功能、娛樂功能等等。《再說長江》隻是我們眾多電視節目表現形式中的一種,就是一個大型的電視紀錄片。一位觀眾給我們留言:“看了這部片子讓我感到振奮,這是中央電視台的氣派。”這句話讓我們備受鼓舞,我覺得作為一個中央級的媒體就應該用大投入、大製作來表現這種厚重的、宏大的主題,滿足觀眾的這種文化需求。《再說長江》內容涉獵很廣,曆史、人文、經濟、自然,蘊涵了豐富的知識,能夠給人精神和文化的營養,啟迪人們的思想,我覺得這是中央電視台責無旁貸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