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潮流與趨勢(5)(3 / 3)

從《再說長江》等的熱播,我們似乎需要對一個命題作更深入的探討,那就是人文紀錄片到底擁有怎樣的價值?為什麼它的生存狀態和現實遭遇會忽“熱”忽“冷”?在我看來,人文紀錄片的價值或功能應當是多方麵的。

第一,它可以記錄一個時代最典型、最具代表性、最有概括力的真實影像。今天的我們在回顧曆史時,常常會在人文紀錄片的影像記錄中獲得最真實、最有價值的影像闡釋,這顯然是它最基本的功能。

第二,在知識傳播中可以扮演重要角色。人文紀錄片本身追求豐富和密集的知識含量、科學和充足的學術含量。在影像傳播知識、傳播文化、傳播科學的能力上,此類人文紀錄片顯然高出一般的專題、紀錄節目。

第三,引領社會的主流價值。人文紀錄片由於規模宏大,因此常常需要擔當宣傳、推廣社會主流價值的職責。與一般的娛樂節目不同,人文紀錄片在主流價值的推廣上要求是非常高的。因此,它有義務,也有能力去做好引導主流價值的工作。

第四,與社會精英結合。電視作為大眾傳媒,更多地趨向於追求大眾文化價值的呈現。而社會精英與電視的結合常常會欠缺一個合適的平台,電視媒體精英文化價值的提升也同樣需要一個特殊的渠道和途徑,因此這種有較高文化含量、知識含量、學術含量的人文紀錄片就常常可以成為社會精英與電視媒體結合的最好平台和途徑。

第五,有利於承載電視藝術和技術的創新。每次人文紀錄片的大規模投入、生產與熱播都常常意味著電視藝術與技術的一次創新。當年的《話說長江》第一次引入了中國古典小說章回體的敘述方式;第一次推出專題片節目中的主持人(陳鐸、虹雲);第一次邊拍攝邊製作,邊征集該節目的主題詞和主題曲,推出了流傳至今的《長江之歌》。《望長城》的創作與播出使得同期聲、長鏡頭的紀實手法迅速普及,這種從主題先行變化到主題後行,從記錄結果到記錄過程,從情節關注到細節關注,從封閉式敘事到開放式敘事的紀實主義原則和思想,對中國電視的創作影響巨大。而去年的《故宮》對於封閉式空間對象的創造性記錄,如動畫、真實再現的引入,《再說長江》使用大規模、高清晰的設備進行航拍等,都是目前中國電視藝術和技術結合的最新探索與嚐試。人文紀錄片在這個領域的探索對於提高電視藝術的創作、製作能力,培養高水準的電視創作、製作團隊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六,創造具有時代審美價值的標本。人文紀錄片正是由於其規模宏大、創新迭出,並吸納和積澱了較為豐富的知識、思想、文化和科學的成果,常常成為一個時代具有標誌性意義的審美文本。這些對提高電視內容的審美價值,引領電視觀眾的審美取向都有著標本性的意義。

當然我們也應該看到,人文紀錄片的生存和發展麵臨著種種難題。一方麵,電視主流媒體在激烈的競爭格局中,對於此類社會效益較高、市場效益卻有高風險的節目在投入上會是相當謹慎而保守的;另一方麵,電視觀眾日益娛樂化的收視心態使此類需要相對凝神關注、靜思默想的電視節目很難得到收視聚焦;尤為突出的問題是創作團隊的組織、培育和管理,創作和製作此類人文紀錄片對參與人員的素質要求非常高,既需要他們有相當高的文化修養、人文素質,又需要他們有掌握最前沿的電視藝術與技術的能力,而符合這種要求的人員和團隊是相當稀缺的;還有,人文紀錄片的創作目前普遍偏重於“高、大、新、深”,也就是定位高、規模大、語言新、思想深,這與普通電視觀眾對電視節目的“低、小、熱、淺”的日常化要求是有明顯反差的,如何能夠做到既保證人文紀錄片的大規模、高質量、創新力和深度,同時又能夠使普通觀眾喜聞樂見,便於接受,這同樣是一個相當大的難題。正因為如此,主流電視媒體、觀眾在投入和收視期待上對人文紀錄片也多少抱有“冷”的態度。

比較精英的知識界、文化界以及有追求的電視人,常常對人文紀錄片帶有足夠的熱情和熱衷;而客觀的市場競爭壓力和收視狀態又使得人文紀錄片常常遭到冷遇。如何在這個“熱”與“冷”的局麵下尋求一個平衡,這是中國的人文電視紀錄片在將來需要不斷探索和實踐的命題。

(本文發表於《廣告大觀》(娛介版)2006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