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口的增長,人們逐漸認識到水並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自然資源,而嚴重的水汙染又使水資源的短缺雪上加霜。所以,汙水處理成了我們必須掌握的一門技術。
我國汙水處理現狀
到2005年年底時,我國城市的汙水處理率已達52%,其中135個城市的汙水處理率已達到或接近70%。661個城市共建成汙水處理廠791座,再生水利用量每年近20億立方米。但全國還有278個城市沒有建成汙水處理廠。
處理方法
汙水處理的方法比較複雜,一般要通過三種方法,即物理方法、生物方法、化學方法才能獲得淨化,其中生物方法是汙水處理的核心。
物理處理法
物理處理法主要是分離水中不溶解的懸浮固體和漂浮物質。大顆粒的物質常用格柵和格篩截留,細顆粒一般用沉澱法去除,比水輕的物質用隔油池來去除。
化學處理法
化學處理法是向汙水投入某些化學藥品,讓這些藥品與汙染物進行化學作用,使汙染物凝聚,然後再通過吸附、沉澱就可以淨化。化學法的成本較高,所以一般隻用在不能用其他廉價方法處理的工業廢水中。
生物處理法
生物處理法是通過微生物的作用,將汙水中各種複雜的有機物氧化降解為簡單的物質。經過生物方法處理的汙水能比較徹底地去除汙水中的懸浮物、膠體物及可溶性有機物,這樣就不會嚴重汙染水體。
環保小知識
活性汙泥法也屬於生物處理法,它是利用活性汙泥(含水率99%以上)中大量的微生物來吸附和氧化汙水中的有機物質,最後使汙染物以剩餘汙泥的形式排出,使汙水得到淨化。
處理汙泥
工業汙水中的物質複雜,所以產生的汙泥也很複雜,有的甚至還有很大的毒性,一般先回收有用部分,變廢為寶,然後再將有害部分作填埋處理。生活汙水處理後的汙泥經消毒後就可以當做肥料使用。
城市汙水處理
城市汙水的處理方法一般根據城市汙水的利用或排放去向,還要考慮水體的自然淨化能力,再確定汙水的處理程度及相應的處理方法。處理後的汙水,無論用於工業、農業或是回灌補充地下水都必須符合國家頒發的有關水質標準。
分級處理
根據汙水的處理程度可以分為一級、二級和三級。一級處理為預處理,二級處理為主體,處理後的汙水一般能達到排放標準。三級處理為深度處理,出水水質較好,甚至能達到飲用水質標準。
二級處理最廣泛
因為三級處理的費用高,除了在一些極度缺水的國家和地區外,應用比較少。目前,我國許多城市正在籌建和擴建汙水二級處理廠,用來解決日益嚴重的水汙染問題。
經過處理的汙水的用途
汙水經過處理後可以澆灌農田、菜地、噴灑道路、衝洗汽車,而且還可以作為人工河流補充用水和人工噴泉等景觀用水。但是,經過一般處理的汙水還是不能作為飲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