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是誠與信。“精誠感落頑石淚,實意催出枯木芽”,信任是正確認識學生的基礎,也是做好學生工作的基礎。與學生相處,不能積“慮”,但一定處“心”,多一份情感交流,就多一份教育的希望和成功,隻有付出誠心,表達實意,才能讓陌生的學生變得熟悉,才能讓自己成為學生的真心朋友。在日常工作中,我始終相信自己的學生是最好的,在他們犯了錯誤的時候,我不是急於批評他們,不給他們貼標簽,而是在感同身受的同時教育引導他們。答應他們的事情就一定努力辦到,當他們得到信任和理解的時候,才會敞開心扉,才會把輔導員當作真正的師友,而不是拒之千裏之外的陌生人。
最後是用心做事。輔導員工作是一份要用心來做的工作,不是按部就班地處理好日常性事務就可以了,需要不斷探索,不斷動腦,努力創新,與時俱進地通過各種渠道引導教育學生;需要我們不怕苦、不怕累,紮紮實實,經常深入到學生中去,了解他們的困難,與他們交流,幫助他們解惑;需要我們多一些寬容,多一份忍耐,因為曾經的我們也如此過……
有人說,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是一種幸福,那麼現在的我很幸福。在接下來的時間裏,我會不斷努力,做一名讓學生滿意、讓自己滿意的輔導員。
(作者單位:北京交通大學)
讓愛為生命護航
張建平
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打斷了早上的寧靜。“是張老師嗎?我是德語班李天舒的家長,我給孩子掛了腫瘤醫院的專家號,可是孩子聯係不上了,您快幫我找找孩子……”
我心裏一驚,怎麼回事?我的學生怎麼和腫瘤醫院聯係在一起了?我一邊安撫家長情緒,一邊了解情況。原來,李天舒被診斷為淋巴癌,家長連夜從老家趕到北京,托人在腫瘤醫院掛了專家號,可孩子堅持要上課,準備期中考試,怎麼也不去醫院,手機也關了。
掛上電話,我直奔德語班教室,靜靜的走廊裏,傳來教室裏陣陣的讀書聲。我輕輕推開教室的門,天舒正坐在教室第一排!
“老師,我沒事兒,上完課再去看病吧。”“先看病,回來老師給你補課。”我輕聲但很堅定地說。我深情地望著她,許久,她終於點了頭。我輕撫著天舒的肩膀把她送出了學校,看著她遠去的背影,我心中一陣惆悵。
接下來的日子,是漫長的等待。天舒的病始終沒有確定的診斷,高燒不退,全身淋巴結腫大。看著病床上昏昏沉沉、無力言語的天舒,我心裏真不是滋味。2009年12月7日,李天舒的病理檢查終於有了結果,眾人焦急的等待換來一紙無情的宣告:淋巴癌。
我不敢想像孩子如何承受這一打擊,也不敢想像家長如何麵對這一噩耗。我忍住悲痛,瞞著孩子,安慰家長,盡最大努力幫助天舒轉至腫瘤醫院進行化療。
化療的過程痛苦不堪,然而天舒卻咬緊牙關,不哭不喊。每次探望,她都強忍疼痛,微笑著麵對我們,這是一種怎樣的大氣與堅韌,是一種怎樣的成熟與懂事!
除夕夜,我撥通了天舒媽媽的電話,得知孩子的化療效果不錯,我真的很欣慰。天舒的QQ留言也有了新的內容,“等我病好了,我一定回去請大家吃飯。我這麼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美女,一定會回來的,哈哈!”看到孩子這麼樂觀,我的心裏有一股說不上來的滋味。化療的痛苦常人難以忍受,而天舒卻隻字未提,言辭間都是樂觀、堅強!孩子,你真的讓人佩服,期待春節能給你帶來好運氣!
誰知過完春節,天舒的病情卻在幾天內急劇惡化,孩子顱壓異常升高,雙目失明,淋巴結迅速增大,生命垂危,緊急轉至協和醫院。
在協和醫院的病床上,我見到了雙目失明的天舒。聽說老師來了,她掙紮著要起身,“對不起,老師,我看不見你……”我趕忙輕輕按住她,掩住自己的悲傷,盡量用輕鬆的語氣說:“我問過醫生了,失明是暫時的,還能恢複。你要堅強點、勇敢點,別讓爸媽著急,好好治療。”天舒無力地點點頭。無言的應答讓空氣那麼凝重,無聲的熱淚讓人心如刀割,天舒緊緊攥住我的手,久久不願鬆開,那種力量讓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她強烈的求生欲望和不願放棄的意誌。
2010年5月4日早上,刺耳的鈴聲把我從夢中驚醒,手機上“李天舒父親來電”的字樣不停閃爍,我的心一下緊張起來。果然,手機一接通,話筒那邊泣不成聲的家長傳來噩耗,天舒已於淩晨3點36分離開了我們。
真的不敢相信,那個麵色紅潤、神態安詳的天舒就這樣走了;真的不敢想像,天舒的家長將怎樣麵對今後的生活;真的不知道,該如何告訴關心天舒的師生們這個不幸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