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社會大學(2)(2 / 2)

散文集賣點不好,但獲得了內行的好評,比如裏爾克在書評中就指出此書不乏精彩片段,認為它表現出偉大的愛與虔誠的情感。

黑塞文學嚐試上略有收獲,自然想讓家人同享收獲的快樂,他給母親寄去一本樣書,可遺憾的是,父母對兒子總是缺少應有的理解。詩人難道命裏注定就是孤獨,以致與父母都難以溝通?黑塞憤憤地要求母親把書寄回,他不想再聽父母的指責了。

書剛一出版,黑塞就離開了圖賓根,來到巴塞爾謀生。巴塞爾還是原來那個巴塞爾,改變的是黑塞。他已不是孩子了,而是個詩人。對於詩人來說,童年生活過的城市自然另有一番意義。她不再是童年的回憶,她對黑塞來說是尼采的城市(尼采1869年至1879年任巴塞爾大學教授)。這時的黑塞正處於對尼采的崇拜之中,來巴塞爾時,箱子裏裝的淨是尼采的書,而他一生也始終將尼采奉為自己的宗師。所以讀者在黑塞作品中常看到尼采的影子也就可以理解了。

黑塞在這裏的萊希書店做了舊書商助手,從專業書店跳槽到舊書店符合黑塞的願望。書店門臉兒不大,是間老房子,光線黯淡。一進門是兩張寫字桌,上麵放著文具及裝目錄卡片的小盒子。靠兩邊牆的書架直指天花板,上麵堆滿了書。店主是一個上了年紀的光棍,不大經心打理自己的店,去酒館要比來書店勤得多。主持店務的是較店主年輕幾歲的經理鮑爾先生,也是一個光棍,黑塞就做他的助手。經理鮑爾是一個非常精通業務的人,此外還掌握好幾門外語,又是個意大利與法國古代文學的愛好者。黑塞在這兒工作的一年多裏,向這個經理學到了許多東西,用他自己的話說每天都能從這位經理淵博的知識中受益。黑塞是經理的助手,更是學生。黑塞從一進店就喜歡上他的經理了,經理人非常隨和,一天到晚總把笑掛在嘴角,而且是一個善解人意的老板,對人寬容至極。黑塞當時正在寫《彼得·卡門青》,有時因夜耕早上爬不起來,上班遲到,可鮑爾就像沒看見似的不置一詞。上班期間黑塞有時也會爬到閣樓上把耽誤的覺給補回來,鮑爾先生也是睜隻眼閉隻眼。黑塞雖然在他手下工作時間不長,但他們還是成了很好的無話不說的朋友。後來黑塞結婚時,鮑爾送他一個非常珍貴的禮物,即一本1538年印製的意大利詩人、散文家和劇作家阿雷蒂諾的書信集。

在巴塞爾度過的時光是愉快的,他呼吸著這座城市散發出的濃厚的文化藝術氣息:與大學青年老師來往,與知識淵博的朋友交談,參觀藝術博物館。黑塞不像以往那樣遠離塵世、閉門讀書了,他逐漸從自我封閉狀態中走了出來,融入了生活。

黑塞不僅走向了人群,也開始走進大自然。黑塞始終熱愛大自然,它給他慰藉,給他力量,賦予他創作靈感,大自然是他作品的母題之一。瑞士的清山秀水已不能令他滿足,他要遠行,要漂泊,出遊旅行從此構成了黑塞生活內容的一部分。1901年,21歲的黑塞踏上了通往意大利的旅程。米蘭,佛羅倫薩,威尼斯等名勝古跡都留下了黑塞的足跡。意大利回來後黑塞遊興未盡,於是1903年再次前往意大利。旅行給他提供了許多創作素材,他為許多報刊寫了關於意大利之行的詩歌及散文。隨著作品的發表,他的積蓄也增多了,經濟條件有許多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