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你這個太監,你全家都是太監(2 / 2)

眾人轉向門口望去,門口的布簾挑開,一個老頭微顫顫走了進來,一頭發白的頭發挽了個道髻一根木釵固定著,頜下無須,正一臉的壞笑。

眾人一見是他,立馬有人從人群裏走過去攙扶:“呦!是您老呀?您老今天怎麼有興致出來走走?”說這就把那老兒引到靠窗的桌子旁,服侍著坐了下來。

見那老頭坐了下來。鄭國泰和唐三對望了一眼,見是這位都在心裏歎了口氣!剛才那話也就是這位說,要是換了別人這酒肆今天少不得要上演全武行。

現在這位不論是鄭國泰還是唐三都得罪不起!那麼就有人要問了他到底是誰做什麼的呢?

他,曾經是個太監!

旁邊有人不不服氣了,不就是個太監有什麼了不起。確實在我們現在人眼裏太監是個貶義詞。很多人國罵,形容男人就喜歡用這詞,可我們別忘了那是在明朝!在號稱擁有十萬宦官的大明朝,能被稱之為太監說不上萬裏挑一,千裏挑一是足足有餘的。而能被稱做是太監的基本上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

他還不光曾經隻是個太監,他最先還是個秀才。不同於明朝百分之八十的宦官自小入宮,他是半路入宮,娶妻生子,考中秀才,人到中年不得以才進了宮,進宮後因為他曾經中過秀才(屬於官方正式文憑和內學堂出來的相比就如同現在的名校生和三流學院生)所以在當初浴王舊邸時很得看中,隻是後來和馮保不合,才落趕出宮,但應為他和一般無兒無女的太監不同不但有兒有女,還是大興縣人,在交好太監張誠的周旋下就回到了大興養老。

雖然在京城隨便扔塊板磚也能砸到個官,但是地處邊緣郊縣的大興是個列外,沒有那個官沒事跑大興這樣一沒風景二沒人文(那個時候可不興現在的什麼農家樂)的鄉下來溜達的。這陳太監在大興這片算得上是通天的人物了。

這幾年鄭國泰和唐三就喜歡纏著他,聽他講皇宮裏有多少多少的房子,裏麵的宮女小娘子有多麼多麼的美貌啦,皇上一頓吃多少菜啦,能娶多少多少個老婆啦等等。。。。。。。每次都把鄭國泰和唐三忽悠的眼成心形,口水直流,恨不得切了雞雞進到那宮裏去。

所以呢陳太監說的那話,鄭國泰直接無視了,想起前天那老太監說的那年輕貌俊的小宦官和年輕貌美,內心孤獨,寂寞的小宮女的故事隻說了一半,一時心裏如同有無數螞蟻在啃噬,便端起自己的那壺茶跑上前去,討好的給他倒上:“陳老,上次您說的。。。。。。”還沒說完就給人打斷了,街上賣水果的李大的大嗓門傳了過來。

“唐秀才,你家娘子和羅家媽媽打起來啦!”

話音剛落,不但唐三立馬飛奔,就連酒肆裏除了陳老太監和鄭國泰外所有人多向城南跑去,生怕去晚了什麼也看不到。由此可見中國人之八卦之心源遠流長。

有人說切!不是還有兩個沒去嗎?那也是有原因的,陳老太監呢太老了,走不動!而鄭國泰恨不得把自己劈成兩半,一半去看唐三的笑話,一半纏著陳太監聽他說那年輕貌俊小宦官和寂寞孤獨美貌小宮女在夜深人靜的禦花園到底做了什麼,這個問題糾纏了他整整兩天了。

鄭國泰在陳太監對麵坐了下來延著臉道:“陳老,您前天說的那個小亮子和春梅接下做了什麼?”

陳太監端起茶,抿了口,慢悠悠的說道:“泰小哥,你確實想知道?”

鄭國泰很堅定的點了點頭。

“你要知道有時候答案不知道比知道要好。你還堅持要知道?”

鄭國泰再次毫不猶豫堅定的點了點頭。

“恩,好後生。那我就說給你聽吧。”陳老太監眼珠子一轉,對著鄭國泰招了招手,意思是你附耳過來,鄭國泰滿懷期待的走上前去,低頭,附耳,貼首。。。。。。

半響,酒肆外的大街上傳出鄭國泰滿懷悲憤的吼聲:“陳老,你這個太監,你全家都是太監。。。。。。哎呦!小妹,你輕點。你哥的耳朵給你揪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