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來,甘肅省社科院在高度重視應用對策研究的同時,也十分注重開展基礎理論研究,特別是在有地域特點的學科領域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我院先後有8位同誌獲得了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的光榮稱號。

我本人曾經提出建設盆景式單位的設想被院內多數同行認同而成為硬件建設的實踐且取得了一些實效,現在看來,我們的研究工作、軟件建設在全國社科院係統同樣也隻能“盆景式”地展示給大家。在我們這個哲學社會科學的小小園林中,除去我們編輯出版的幾本書重點介紹的那些成就之外,還有很多各具特色的鮮花、植株和小草,就全國範圍來說也許微不足道,但它們同樣為我們的園林增色不少。我們選編和介紹的內容也許不足以全麵準確地反映我院這30年的風風雨雨與所思所獲,但沒有它們我們的園林可能就失去了美麗與繁榮。

回顧30年走過的曆程,我們感觸最深的是: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始終是我們搞好哲學社會科學學習、研究、宣傳的指路明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一直是我們出成果、出人才的沃土,甘肅改革發展提出的重大問題則是我們應用對策研究取得成效的考卷,立足甘肅深厚的文化傳承、突出隴原地方特色是我們基礎理論研究之所以能有所建樹的關鍵,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與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是我們各項工作得以順利開展的基本保證。值此三十年院慶之際,我們要向中國社會科學院、向甘肅省委省政府、向其他兄弟社科院、向省內外所有關心支持我院建設和發展的領導、專家和同誌們表示衷心感謝!向曾經在我院工作過的所有同誌和全院職工表示熱烈祝賀與親切慰問!

古人雲: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學術的積累與傳承是一個無止境的過程,30年在人生在曆程中僅僅是一個小小的裏程碑,在一個學術機構來說更是千裏之行邁出的最初幾步。有了大家看到的這些可以向曆史交待的成果,回首過去,我們足以自慰;展望未來,我們將向著任重道遠的明天繼續前行。我們堅信甘肅的明天有“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甘肅精神支撐下的甘肅人的努力與奮鬥一定會更加美好!甘肅省社會科學院這個中國智庫百花園中的特色一隅同樣也會更加絢麗多彩、引人注目!

2009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