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弛哥哥:
我隻想對你真誠地說:“謝謝,謝謝。”
我不知道究竟怎麼和你說,才會使你至少不生氣,不厭煩。我隻是想說,每一次我對你說的謝謝,都深深地埋藏在我的心底。
半年前,我在這個原本打算不應參加的旅遊團中認識了你。從開始在巴士上見到你給我的黑社會形象,到後來一天一天聊得那麼投機,不知你是否感覺到,在團裏我總是想上前和你多插上幾句話。一方麵是想了解一些當地的信息,但更主要的是你開朗、幽默和坦率的性格。
我清楚地記得,臨近分別的那天晚上,在我們吃餃子的自助餐館裏麵,我們很多人留下了你的電話和電子信箱。你把我們送進機場大廳裏,我一直站在隊尾,好像還有很多話沒有來得及和你說一樣。最後我說:“給你打電話發郵件可不能不回啊。”你回答:“不會。”“要是不理我們就回來找你。”我堅定地說道。“那好啊。”你說來一次機票還不少錢呢。
恰巧的是,我回國後還真聯係不上你。當時我就覺得有些不對勁了。我發動了團裏的幾個朋友一起聯係你,結果也都聯係不到。但是回憶從你對我們團裏的每一個人的熱情,我相信這其中肯定有原因。慶幸的是我真就意外地回來了。在我來到洛杉磯第一次用自己的電腦連接到網絡後,就在MSN上找到了你。你淩晨兩點後帶我去港式茶餐廳吃飯讓我異常地驚訝和感動。我未曾想你肯當天抽出時間那麼晚來接一個隻是在旅遊團相識的一個孩子。除了你教給我在這裏居住的常識外,你還特意帶我去看過汽車,接我去過北海漁村吃飯。還有那次我請求你帶我去買自行車,那時我試想有了自行車以後就可以自己獨立一些了,不用再麻煩其他人了。可誰想,騎了不到三天的新自行車硬是紮胎了。雖然我曾把它維修到可以勉強騎的地步。但是在那以後它的傷卻始終沒有痊愈過,直到完全壞掉。
我依靠著第二輛自行車才過渡到現在的汽車。自從有了汽車,我和你的聯係算是多了一些。也許這樣一來我不再總麻煩你徒步了,而且有時我很期待能為你去做些什麼。那次你去修車,正好趕上那天我的課取消了。送你回家,讓我感覺到我還能為你做些什麼,心裏多少是種安慰吧。有了車以後,能和你見麵的次數也多了。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有了這條在洛杉磯能走路的“腿”。這也是我為什麼這麼珍惜這條“腿”的原因。我知道即便是這樣,還是經常會麻煩到你,尤其是問一些問題,還有弱智問題。我不是想找任何逃避的理由來給自己。而是這個全新的社會,我對這些習俗文化,需要很多的了解,盡管是一些看似弱智的問題,我隻要不確定,二選一的題目擺在我麵前還是不敢去蒙。因為我了解我自己的情況,要是這麼容易兩三天就能理解這裏的文化,我的交規也不至於考了四次。
我請求你的包容,原諒這一個十八歲孩子給你帶來的一些不必要的麻煩。我清楚自己在年齡上已經不是一個孩子了。但是在這片國土上,我不如一個幾歲的小孩更加了解這裏的文化狀態。我知道我在習得,在理解,在消化。同時,也請你原諒我個別嬌生慣養下來的習慣,我會努力改掉它們的。我很幸運能有你這樣一個老師來教育我,激勵我在這片土地上前進。若是半年前我沒有參加這個團,也不會與你相識。若是後來沒有選擇這個我唯一去過的美國的大城市--洛杉磯,來讀書,我也許永遠也不會再見到你,聯係上你。我想,這就是所謂的緣分吧。不要嫌我說了這麼多哦。我很小的時候母親就說過:“這孩子的心事很重。”我一直都記得,也清楚。父親在情義上是一個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人。從小就教給我千萬不要吝嗇。
我現在能想到的好像就這些了。希望你會接受我信中的感謝,感謝你給予我的所有的無私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