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一閣現存豐坊手跡和萬卷樓舊物
天一閣中豐坊萬卷樓藏書固已難覓,但萬卷樓遺物和與豐坊相關的帖石、手跡倒也不少,值得一提,現輯錄如下:
1.《鄙作古今體詩錄呈喬庵先生》長卷,為豐坊六十歲以後之作,全長三百零二厘米,寬二十六點五厘米。古今體詩八首,草書;題跋為隸書。藏天一閣庫房。
2.《改生字之義辨》,屬義瑞堂帖,明豐坊書,草書,有印二,存石後半段十五行,題“嘉靖三十六年七月望日南禺病史道生對金峨紫翠書於白樓”。現存天一閣凝暉堂。
3.《與霞川文學契家啟》,屬義瑞堂帖,明豐坊書,行書,有印二,石缺下半段。現存天一閣凝暉堂。
4.《與霞川先生啟》,屬義瑞堂帖,明豐坊書,行書,刻於《與霞川文學契家啟》之背,字漫漶。現存天一閣凝暉堂。
5.《送子旂遊吳,子旂瀕西遊漫書以贈詩啟》,屬義瑞堂帖,行書,明豐坊書,有印四,石一方。現存天一閣凝暉堂。
6.《與子旂即元契家啟》,屬義瑞堂帖,明豐坊書,行書,有印一,石缺後半段,存十行,背刻薛晨正書《千字文》。現存天一閣凝暉堂。
7.《神龍本蘭亭集序》,唐褚遂良臨,行書,明豐坊重模上石,為萬卷樓舊物。有宋許將題字,清翁方綱詩跋,印三十九。石一方,許將題字在石末尾,題“長樂許將熙寧丙辰孟冬開封府西齋閱”。翁方綱跋本屬石刻,後亡,用版刻題“嘉慶癸酉秋八月朔北平翁方綱時年八十有一”。現存天一閣凝暉堂。
8.《蘭亭集序》,明豐坊臨,行書,為萬卷樓舊物。有印三,石一方。題“嘉靖五年八月十日臨。”民國二十三年十月將此石嵌天一閣前壁間。
9.《千字文》,明豐坊書,草書,為萬卷樓舊物。末有正書跋,存二行半,石斷缺,不知誰筆。有印四,石四方,正背麵刻,凡七麵。題“嘉靖廿又三年歲次甲辰三月三日南禺外史道生題於雙溪之芙蓉浦墨梅軒中”。現存天一閣凝暉堂。
10.《大士像》、《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明豐坊寫,正書,屬天一閣帖,有印一。像經合刻,題“南京吏部主事豐坊謹寫”。
11.《大悲咒》、《大慧禮拜觀音文》,明豐坊寫,正書,屬天一閣帖,咒文各有印一。石一方。民國二十三年十月嵌於天一閣壁間。
12.《祝殤子鎜生淨土序論》,明豐坊書,古篆文,屬天一閣帖。吳應禎鐫,有印五。末有範欽行書跋,有印三。石一方。範欽題跋“萬曆壬午陽月望東明範欽題”。民國二十三年十月嵌於天一閣壁間。
13.《底柱行》,明豐坊書,草書,屬天一閣帖。有印五。末有範欽正書跋,有印一。石四方,正背麵皆刻。詩題“廿三年甲辰之歲七月甲子賜進士出身天官尚書郎南禺外史豐道生頓首上”。跋題“萬曆庚辰冬十月九日東明範欽跋”。現存天一閣凝暉堂。
以上天一閣所存書跡,除義瑞堂帖原為明代書法家、鄞縣人薛晨收藏外,或為萬卷樓舊物,或為範欽自己收藏,而範欽收藏的豐坊手跡,也恰恰說明了豐坊與範欽兩人關係的密切。不管豐坊是否售書於範欽,也不管他售多售少,在中國藏書史上,豐坊萬卷樓與範欽天一閣已緊緊相聯,密不可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