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一個王老頭,他嫌家裏那頭小毛驢力氣小,不能幹活兒,就跟小兒子一起,把小毛驢趕到集上去賣。

一路上,老頭兒牽著驢子在前麵走,小兒子拿著扁擔,跟在後麵。路邊一個姑娘見一老一小,一前一後走著,笑起來:“哈哈,放著驢子不騎,真笨!”

王老頭一聽,覺得姑娘說得對,就騎上驢背,繼續趕路。

父子倆走著,走著,一位老大娘看了,生氣地說:“這個老頭真不像話,自己騎著驢子,卻讓孩子跟著走,可把孩子累壞啦!”

王老頭一聽,覺得老大娘說得有理,忙從驢背上爬下來,讓小兒子騎上驢子,自己跟在後麵走。

父子倆又走了一段路,碰見一位老大爺,老大爺生氣地說:“這孩子真不懂事,年紀輕輕的騎著驢子,讓老年人跟著走,真不像話!”

王老頭一聽,覺得老大爺說得對,連忙爬到驢背上,跟兒子一起騎著驢子走。他倆路過一個村子時,村子裏的人你一言我一語地說了起來:“哎呀!一頭小毛驢,兩個人騎著,快把小毛驢壓死啦!”

王老頭一聽,連忙跳下驢背,又把兒子拉下來,兩人牽著驢子走。

父子倆走著,走著,一群割草的孩子笑他們:“一頭小毛驢,還要兩個人牽著走,真笑死人了!”

這下,王老頭可為難了。他想了想,就跟兒子一起,把驢子四條腿緊緊地捆在一起,用扁擔抬著走。

他們抬著毛驢走呀,走呀,累得直喘氣。爺兒倆走上一座小木橋時,毛驢使勁一掙紮,“撲通”一聲,掉下河,把王老頭和他的小兒子也帶下河啦。

不同的人對同一件事情會有不同的看法,所以我們不能所有人的意見都聽,而要有自己的判斷和見解。